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维州之战(维州之战吐蕃由盛转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维州之战,以及维州之战吐蕃由盛转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唐蕃二百年国战的终章——盐州之战!

1、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的盐州之战,是唐蕃第六次围绕此城大战,也是最后一次盐州之战,同时也是两国二百年国战的终战之篇。 此次盐州之战后,两国都打不动了,开始向唐蕃最后一次会盟——“长庆会盟”迈进。 纵观盐州城屡废屡建的历史,“城盐州”代表着唐蕃两国对朔方的反复争夺,这其实也是两国百年国战的缩影。

2、尚结赞在试图巩固盐、夏二州的战果时,却因严冬的残酷,遭受重创,不得不选择焚烧城池,退回到自己的腹地。吐蕃大相论莽热在救援维州的途中,不幸遭遇唐军伏击,损失惨重,论莽热本人也被俘虏,这是维州之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诏与诸羌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唐军的战斗力,使吐蕃陷入了难以挽回的劣势。

3、在唐穆宗至唐末的近百年间(821-907年),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进入了尾声,伴随着吐蕃的衰落。长庆会盟在8世纪后半叶举行,唐宪宗时期虽有吐蕃军队骚扰唐朝边境,如泾州、宥州和盐州,但都被击退。

4、月吐蕃又入侵泾州(今甘肃泾川)、邠州,郭子仪遣浑瑊帅五千步骑拒之,十月十八日,两军战于宜禄(陕西长武县),浑瑊据险布置拒马,以防吐蕃骑兵冲锋,部将未听其将令,导致吐蕃骑兵冲入唐阵,唐军大败,副将史籍等三人战死,士卒大部阵亡,居民被吐蕃掠去者千余人。

5、当然李治在辽东战场上耗费了太多心血,以至于吐蕃在西部强势崛起,在大非川之战中将唐军打败,由此拉开了唐蕃之间二百年之争的序幕。

唐朝对外战争或者领土扩张有哪些?

领土扩张与冲突:唐朝的西进:唐朝长期控制西域的安西、北庭等地,并继续向西扩张,到达中亚的葱岭以西的部分,与阿拉伯帝国在这些地区的领土产生了直接冲突。盟军叛变引发的直接交战:怛罗斯之战:唐与阿拉伯的直接交战主要体现在怛罗斯之战中。

东北方向,唐朝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收复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领土,并在粟末靺鞨部、黑水靺鞨地区设立了羁縻都督府。北部地区,消灭了突厥势力,设立了安北大都护府 西北方向重新夺取西域,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疆域达到中亚广大地区。

高丽位于今朝鲜半岛。当时朝鲜半岛尚未统一,其北部为高丽,中部为新罗,西南部为百济。主要出于大一统的领土扩张企图,隋和唐前期,曾多次发动对高丽及朝鲜半岛的侵略战争,但败多胜少,对两国人民都造成灾难。

原因很简单,吐蕃开始对外扩张,向唐朝的统治区域西域地区派兵,“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唐高宗于是派薛仁贵领兵,打算一举消灭吐蕃。不过,薛仁贵在大非川之战中遭到惨败。之后,吐蕃与唐朝时战时和,据统计在670年至821年之间,双方爆发了80多次战争。

吐蕃的建立者是松赞干布。除了建立吐蕃王朝,一般人对他的最大的印象便是来自中学课本中的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后,便开始积极地对外扩张。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便出兵灭亡了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唐朝的藩属国吐谷浑。

古代历史上被人们遗忘的四大对外战争

1、古代历史上被人们遗忘的四大对外战争 班超败月氏帝国之战——东汉 公元90年夏,贵霜帝国派兵七万,越过帕米尔高原,进攻汉朝西域诸属国。汉朝西域都护班超集合西域各属国兵马,以诱敌深入之策将月氏军围困,并迫使其遣使投降。

2、,马援平定交趾之战,印度支那领土尽为中华版图,马援被越南人敬奉为“木头公”,直到今天许多越南人依然将其敬奉为神,每日朝拜供奉。.隋朝:三次征讨高丽战役,几乎是全军覆没。

3、朝鲜。中国在隋朝、唐朝与朝鲜发生战争,隋朝对朝战争失败,唐朝时胜利。越南。中国在元朝、明朝时期与越南发生过较大规模战争,元朝时失败,明朝时胜利。俄罗斯。清朝康熙时与俄国发生了雅克萨之战,算打了个平手。蒙古。蒙古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明朝时期与蒙古多次交战,互有胜负。

4、在袭扰东北地方势力的战争中,薛仁贵又上演了横山之战的好戏。在西北征铁勒九姓之战中,薛仁贵将自己的传奇上演到高潮。三矢神箭使铁勒十余万人在战场上集体跪拜投降,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唯也是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辉煌篇章。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用本部2000人横扫了敌军总数达25万之巨的战役。

5、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6、伯颜、土土哈部在鄂尔浑河上大破昔里吉军,收复了和林。1283年,从叛诸王归降忽必烈。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牙忽都、土土哈等曾击败海都军,但海都仍有强大的势力。1285年,驻守西北的宗王阿只吉军被笃哇击败。忽必烈又命伯颜代阿只吉总领北边诸军镇守。

唐德宗即位后,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年六十四,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主要成就——军事成就 削藩之战 李适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他不惜使用武力。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镇(驻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病死。

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美好的愿望同残酷的现实,给德宗一生画上了矛盾和悲剧色彩藩镇,原是指封建朝廷在沿边襟要地区设立的军镇,在唐朝,则是以节度使为军事长官各地军镇。

唐德宗即位后血气方刚,决心扭转这种现象,收回藩镇的权力。 这下有的藩镇不干了,平卢(治河北朝阳县)、天雄(治魏州,河北大名县)、成德(治恒州,河北正定县),统称河北三镇开始叛乱,唐德宗调动大军讨伐,本以为三个藩镇,调动足够的兵马,就可以镇压下去。

揭秘:古代中国历史上被遗忘的十场重要战争

平羌战争的另一结果恐怕是汉朝 *** 没想到的,在漫长的平羌战争里,汉朝河西军阀势力日益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终于有了河西军阀董卓进京夺权的大戏,拉开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序幕。

班超败月氏帝国之战——东汉 公元90年夏,贵霜帝国派兵七万,越过帕米尔高原,进攻汉朝西域诸属国。汉朝西域都护班超集合西域各属国兵马,以诱敌深入之策将月氏军围困,并迫使其遣使投降。这场战争巩固了汉朝中央政府对于西域的主权,并使丝绸之路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分界线---葱岭。

八公山:最易被遗忘的古战场(安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产生于东晋的淝水之战,而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战争的典范。因此这场战争到今天依然被人们经常提起。发生战争的所在地八公山,扼守在淮河重镇-淮南,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袭扰东北地方势力的战争中,薛仁贵又上演了横山之战的好戏。在西北征铁勒九姓之战中,薛仁贵将自己的传奇上演到高潮。三矢神箭使铁勒十余万人在战场上集体跪拜投降,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唯也是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辉煌篇章。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用本部2000人横扫了敌军总数达25万之巨的战役。

历史上好水川战役真正的发生地是在这里。”为什么是好水川?无论是在隆德县还是西吉县境内,好水川能给我们确切答复的一个事实是,它在六盘山区域内。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而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之胜地。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维州之战和维州之战吐蕃由盛转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