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联蒙灭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联蒙灭金全怪南宋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第一点,在金辽战争里看上去是受害者的辽国。好些后人都指责,是宋徽宗不顾宋辽两国的百年盟约,悍然撕毁澶渊之盟,才导致了后来靖康之耻的惨剧。但这件公案里,另一个前提却被无视:就在北宋联金灭辽之前的几十年里,辽国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弃盟约。
唇亡齿寒的道理,当时天下最弱南宋朝廷再清楚不过。而且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也是前车之鉴,“靖康之耻”过去不过几十年,南宋朝臣帝王还没有昏庸无能到如此地步。事实上,“联蒙灭金”是被逼无奈,是基于当时形势下一个被迫之举。岳飞《满江红》里面有这样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两宋的历次对外战争总体上几乎都是屡战屡败,不仅常年被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最终两宋还无一例外的被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灭亡(北宋亡于金朝,南宋亡于元朝),甚至两宋的灭国方式都惊人得雷同:北宋亡于联金灭辽,南宋亡于联蒙灭金。
不过这也引发了一个蝴蝶效应,当金哀宗在面临灭国、想和南宋联盟抗蒙的时候,南宋不但没有答应,反而痛打落水狗,出兵灭金。原来这一切都是有渊源的。
1、这么说吧,南宋联金抗蒙,这个不存在的。因为联合,必须是双方你情我愿,或者是双方并不情愿,但是形势逼迫之下,他们认识到不得不如此。但这两个前提,都不存在。首先,宋金世仇,南宋人很难忘记。
2、于是,在蒙金之战时,尽管对于金国国仇家恨渗入骨髓,南宋却一直很克制,只是在金国行将灭亡时,为了扩大自己的缓冲空间,才对金国发动了进攻。报了当年靖康之耻一箭之仇。可以说,战略上南宋并没有犯错,他根据形势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方针。最后南宋被蒙古所灭,怪不到联蒙灭金这件事上。
3、蒙古联合南宋灭金,主要是利用了金国和大宋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宋而言,它最重要的就是收复北宋失地,一雪国耻,这也是和国内主战派目标一致的。其次,蒙古和宋还没有正面起过大的冲突,正面的冲突是在灭金以后。而且灭金后蒙古允诺给予河南的失地,对宋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1、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应该乘金朝遭遇蒙古进攻之机,停止向金人输纳岁币,并出兵北上收复失地,以报君父之仇。结果双方争吵不下,再加上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的教训太深刻了,所以啊宋朝来了个“两不相帮”,既不“灭金”,也不“联蒙”。
2、而继承北宋衣钵的南宋丝毫没有吸取教训,他们被灭国仇恨蒙蔽了双眼,为了报仇再次联合蒙古灭了金国,于是历史重演,蒙古灭金国后马上将矛头指向了南宋,崖山一役南宋灭亡。
3、既然如此,为何不早作打算,联合金朝,一起灭蒙呢?其实也不能全怪南宋,主要怪金朝太作死。当时金朝一边被蒙古军打得满地找牙,一边又主动挑起战端攻打南宋。
4、辽王朝是一个文明、值得信赖的国家。在北宋,用黄金毁灭辽是一个完全疯狂的决定。金宋之间的深仇大恨,注定了两国不可能合作。蒙古攻陷晋国首都后,晋国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至少,联蒙灭金可以在战略上争取主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军队,了解蒙古军队,争取战略空间。这个决定没问题。
5、于是,在蒙金之战时,尽管对于金国国仇家恨渗入骨髓,南宋却一直很克制,只是在金国行将灭亡时,为了扩大自己的缓冲空间,才对金国发动了进攻。报了当年靖康之耻一箭之仇。可以说,战略上南宋并没有犯错,他根据形势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方针。最后南宋被蒙古所灭,怪不到联蒙灭金这件事上。
关于联蒙灭金和联蒙灭金全怪南宋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下一篇
赵匡胤(赵匡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