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李宗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宗闵是牛党的还是李党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李宗闵与李德裕父子结怨,缘朋结党,相互倾轧近四十年,史称“牛李党争”。人物生平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进士及第,任华州参军事。唐宪宗元和年间,举贤良方正制科,随同牛僧孺集中条陈财政之弊,指斥宰相李吉甫,严词直斥,名列上等,授洛阳尉。
唐朝宗室成员,李宗闵,出生于787年,是唐高祖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的后裔。他字损之,排行第七。在贞元二十一年,他成功考取了进士,三年后又通过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被授予洛阳尉的职位。七年时,他进入朝廷担任监察御史,随后晋升为礼部员外郎。
李宗闵,字损之,乃宗室郑王元懿的后裔。他的祖父李自仙曾任楚州别驾,父亲则担任过宗正卿,后来外任华州刺史和镇国军潼关防御等职。李宗闵的兄长夷简,在元和年间曾担任宰相。李宗闵在贞元二十一年以进士身份崭露头角,元和四年又通过制举贤良方正科选拔。
六年八月徙郴州司马,未行卒。宗闵与牛僧孺善,引之入相,与李德裕交恶,凡其党皆逐之,史称牛李党争。工诗文,长于碑铭。《全唐诗》卷473存其诗1首,《全唐文》卷714编其文为1卷。生平见《旧唐书》卷17《新唐书》卷174本传。
不久,宗闵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主持科举,选拔出许多知名人士,如唐冲、薛庠、袁都等人,世人称其为“玉笋”。宝历初年,他晋升为兵部侍郎,因父丧离职。太和年间,以吏部侍郎身份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李德裕被召回朝廷,宗闵利用自己的优势率先成为宰相,拉拢牛僧孺共同执政,排斥异己。
结局:唐文宗受宦官控制,两派势力继续争斗。李德裕通过送礼给宦官杨钦义得到唐武宗信任,当了宰相后排斥牛僧孺、李宗闵。然而,李德裕后因办事专断被唐宣宗罢免。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告结束,但混乱的唐王朝已经更加难以收拾。
1、牛李党争的详细始末如下:背景与起源:牛李党争主要发生在唐朝后期,从唐宪宗时期开始,持续到唐宣宗时期,历时近40年,历经六位帝王。争斗双方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郑覃为首的李党。
2、牛李党争主要发生在唐朝后期,从唐宪宗时期就开始,直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历经六位帝王,跨度非常大。主要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为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两党之争互有胜负,斗争十分激烈,双方死磕,最后斗得个两败俱伤。
3、牛李党争是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持续时间将近40年。背景与起源:牛李党争起源于唐宪宗时期,因科举考试和朝政批评而引发。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中批评朝政,被宰相李吉甫打压,从而引发朝野争议,形成两个对立派。
嗣复主张任用宗闵为州刺史,但最终被覃否决,宗闵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后升为太子宾客。嗣复离职后,宗闵复出辅政的计划未能实施,文宗驾崩。刘稹叛乱期间,宗闵因与从谏关系被任命为湖州刺史,战败后遭贬职。宗闵的儿子李琨、李瓒皆科举得意,但李瓒在军中不得人心,最终被逐并死于贬所。
时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迁中书侍郎。久之,德裕为相,与宗闵共当国。
刘稹诛,而石雄军吏得从谏与僧孺、李宗闵交结状。又河南少尹吕述言:僧孺闻稹诛,恨叹之。武宗怒,黜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累贬循州长史。宣宗立,徙衡、汝二州,还为太子少师。卒,赠太尉年六十九。谥曰文简。
唐朝宗室成员,李宗闵,出生于787年,是唐高祖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的后裔。他字损之,排行第七。在贞元二十一年,他成功考取了进士,三年后又通过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被授予洛阳尉的职位。七年时,他进入朝廷担任监察御史,随后晋升为礼部员外郎。
六年八月徙郴州司马,未行卒。宗闵与牛僧孺善,引之入相,与李德裕交恶,凡其党皆逐之,史称牛李党争。工诗文,长于碑铭。《全唐诗》卷473存其诗1首,《全唐文》卷714编其文为1卷。生平见《旧唐书》卷17《新唐书》卷174本传。
李宗闵出身李唐宗室,一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作为“牛李党争”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者,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不久,宗闵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主持科举,选拔出许多知名人士,如唐冲、薛庠、袁都等人,世人称其为“玉笋”。宝历初年,他晋升为兵部侍郎,因父丧离职。太和年间,以吏部侍郎身份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李德裕被召回朝廷,宗闵利用自己的优势率先成为宰相,拉拢牛僧孺共同执政,排斥异己。
由牛党人物钱徽主持。结果又被告徇私舞弊。在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的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了。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于是便恨透了李德裕。牛僧孺当然很同情李宗闵。
1、唐代的牛李党争,发生在九世纪的前半叶,即唐朝的中后期。牛党领袖是牛僧孺与李宗闵,李党领袖为李德裕。这三位均曾担任宰相之职,两党中还有不少重要成员同样担任过宰相。牛僧孺(780—848年)是牛党的核心人物,他主张革新政治,重视文人政治。
2、“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的一场权力斗争,主要围绕着科举出身的庶族地主和世家大族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展开。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他们多为科举出身,通过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门第卑微。相反,李党以李德裕为首,他们大多出自世家大族,依靠父祖高官地位进入官场。
3、李宗闵(约783~846年),字损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的“牛党”领袖,宗室郑惠王李元懿后代。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及第,任华州参军事。元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制科,集中条陈财政之弊,触怒宰相李吉甫。入为礼部员外郎,随同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
李宗闵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宗闵是牛党的还是李党的、李宗闵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
挪威猫(挪威猫图片)
下一篇
白人(白人男友杰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