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是几地菩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阿罗汉,以及大阿罗汉是几地菩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释尊诸大弟子得大阿罗汉是什么果位?是不是佛或菩萨?

释尊诸大弟子得大阿罗汉是声闻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然而,大阿罗汉并非佛或菩萨。大阿罗汉,简称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罗汉已经断除了见惑和思惑,解脱了生死轮回,不再受后有,是应供、杀贼、无生的圣人。他们在佛教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但并未达到佛或菩萨的层次。佛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不仅自身觉悟,而且能帮助他人觉悟。

罗汉属于佛教中的果位,但并不是佛。以下是对罗汉的详细解释:罗汉的定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是小乘佛教中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象征着他们已经断尽了烦恼之贼,解脱了生死轮回,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阿罗汉是佛教声闻中最高果位,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以下是关于阿罗汉的详细解释:名称由来:阿罗汉梵语为arhat,巴利语为arahan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等,略称罗汉。意译包括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等。

请问大阿罗汉与罗汉的区别?

阿罗汉与大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的特点是:断末那识相应俱生起烦恼障现行。大阿罗汉的特点是:断意识相应俱生起所知障现行。罗汉分为四果。其中第四果罗汉方能称之为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有几个特点,一是大阿罗汉可以讲法,而其余的三果罗汉则不能讲法。二是第四果罗汉中有趋小向大之心的才可以称做大阿罗汉,否则就不能称为大阿罗汉。

阿罗汉和大阿罗汉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修行境界和所断除的烦恼。 阿罗汉是指那些已经断除了烦恼,达到了涅槃境界的人。他们的修行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欲望和烦恼。 大阿罗汉则是在阿罗汉的基础上,进一步断除了所知障,对宇宙人生的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们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

大阿罗汉是几地菩萨

大阿罗汉是十地菩萨,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菩萨,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_海,名法云地。大乘佛法将菩萨修学佛法的过程分为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信属十住之初住分出。十地前为三贤位,见道后登地为圣位,以后进入修道阶位,直至十地,等觉妙觉,最后圆满成佛。

阿罗汉相当于七地菩萨;但是阿罗汉和菩萨是不同的,菩萨的佛法证量是超越了阿罗汉许多倍的~小乘佛法是方便度众,后来才是讲到大乘佛法的。大阿罗汉受佛陀咐嘱,常驻人间不入涅槃,所以就在我们这六道轮回里,尤其是以人间为主,随缘度化我们呢。

阿罗汉在修行位阶上等于大乘法云地菩萨,即十地菩萨中的第十地。具体来说:修行境界:大阿罗汉的修行境界仅次于圆满佛果与等觉菩萨,已经断除了六道持有的见思烦恼和四圣法界尚有的尘沙烦恼,四十二品无明中仅剩两品未破。

综上所述,阿罗汉在修行位阶上等于大乘法云地菩萨,即十地菩萨中的第十地。

阿罗汉的第二个意义指向大阿罗汉,在佛教体系中,它实际对应着十地菩萨中的第十地,其修行境界仅次于圆满佛果与等觉菩萨。这意味着大阿罗汉已经超越了凡人的范畴,接近了佛的境地。

阿罗汉的修行境界等于十地菩萨中的第十地——法云地菩萨。具体来说:位阶等同:大阿罗汉的实际位阶,就是十地菩萨中的最高一阶——法云地菩萨。

大阿罗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阿罗汉是几地菩萨、大阿罗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