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李自成简介,以及李自成简介资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很明显,李自成在甘肃地面上所做的一连串事件中,榆中哗变、“叛乱”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农民起义的闪光点,所以人们要争一争,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李自成掠劫甘肃州县,洮河逃遁,纳临洮妇为妻这些不大荣耀的事,就很少有人来相争了,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李自成生平简介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字鸿基。
2、其实关于李自成称帝还是有一些歧义的,李自成并非只当了42天皇帝,他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一月就于西安称帝建国,三月十九日攻入京城,四月十三日率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四月二十六日兵败退入京城,四月二十九日在京城再次称帝,四月三十日退出京城。
3、第一件事,给崇祯(明朝)一个交代据《李自成叛乱史略》载,当时李自成来到崇祯帝的尸身前,那是放声大哭,等哭得差不多了,这才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来与汝共亨江山,如何寻此短见?当然,这纯属李自成收拢人心的一种手段或说一种表态,对明朝的官员和抵抗力量的一种招抚。
4、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在汝州之战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再来对抗李自成了。
5、好在李自成似乎深谙“苟字诀”的要义,他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场大厮杀。由于他是高迎祥的外甥,而且与高迎祥所部共事多年,所以高迎祥所部残部都来投奔李自成,而他也因此从“闯将”升值为“闯王”。这样一来,李自成就愈发的强大了,兵力达到了数十万,但是仅仅靠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推翻明朝。
6、李自成把明朝官员搜刮了个底朝天,吓得南方官员瑟瑟发抖。李自成不跟老百姓要钱,所以他才能一天天做大。可问题是做大做强以后,公司运转必须要大量资金,这个钱从哪儿来呢?起初是打仗缴获的物资,每一座城池里都有大量官府物资可以作为供给。
1、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以下是对他的简要介绍:基本信息: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他童年时为地主牧羊,后来成为银川驿卒。起义经历:崇祯二年,李自成起义,后加入闯王高迎祥的部队,成为闯将,勇猛有识略。在高迎祥牺牲后,他继承了闯王的称号。
2、李自成,这位出生于1606年9月22日的杰出人物,于1645年5月17日辞世。他原名李鸿基,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他的故乡位于陕西榆林米脂的李继迁寨。自幼年起,李自成便给地主放牧,后来更曾任职银川驿卒。在崇祯二年,他毅然投身起义,成为了闯王高迎祥麾下的闯将。
3、这一年,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杀来,几无波澜,顺顺利利地攻破千年古都北京,朱由检在煤山上吊,国君死社稷;而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接应满清入关;小皇帝福临在叔叔多尔衮的辅佐下面南而坐,登上了紫禁城权力的顶峰。
4、李自成死后,农民军悲愤交加,立即席卷九宫山,报复当地百姓。还记载李自成死于湖北桐城。其余大军拥立李自成为始皇帝,其妻高为太后,李进推举李自成以的三哥李为首领。
李自成是明朝人。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李自成是明朝末清朝初的。李自成(1606—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生于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传说为西夏奠基者李继迁的后人。李自成自幼家境贫寒,曾经给地主牧羊,又当过银川驿卒,在背负人命案之后,转投甘肃边军。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他于1606年出生在陕西榆林米脂的李继迁寨,原本是为地主放羊的贫苦人家子弟,后成为银川的驿卒。自崇祯二年(1629年)起,李自成开始领导起义,先是作为闯王高迎祥的部将,后来在高迎祥牺牲后,他继承了闯王的称号。
李自成是明朝人。李自成(初名:李鸿基,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于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牺牲后,继称“闯王”。后三攻开封并攻克洛阳,进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李自成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自成简介资料、李自成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
洛神传(洛神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