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唐与吐蕃之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唐与吐蕃的百年恩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在唐朝中后期的唐吐关系问题上,人们一般都将视线放在德宗时期的唐吐“清水会盟”、“平凉吐蕃劫盟”及元和以后穆宗时期的唐吐“长庆会盟”等重大历史事件上,而对相对比较平稳的宪宗元和年间的唐吐关系问题,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维州之战的战役发起点在灵、盐二州。吐蕃军队首先攻击了这两州,并在麟州(陕西神木县)杀刺史郭锋,毁坏城郭,并劫掠城内居民及党项部落后撤兵。唐德宗为了减缓西北边地的军事压力,遣使敕命剑南节度使韦皋,从东南线向吐蕃纵深进军。
公元847年,吐蕃确实进攻了盐州。 公元847年,即唐宣宗大中元年,吐蕃的军事行动对唐朝边境造成了重大威胁。在这一年的五月,吐蕃将领论恐热联合了党项和回鹘的余众,共同入侵了唐朝的河西地区。他们的目标直指盐州,这是一个位于今天陕西省定边县的重要军事据点。 面对吐蕃的入侵,唐朝迅速作出了反应。
维州之战发生在维州(治薛城,今四川理县东北)。唐贞元十七年(801 年)七月十八日,吐蕃攻打唐盐州,二十九日攻克麟州。唐德宗命剑南节度使韦皋从东南线向吐蕃纵深进军。韦皋派部将率步骑兵 2 万 9 路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松州、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是役是唐蕃交战中唐朝最大一次失败。与唐朝对吐蕃的战争,大多以惨败形成鲜明的对比。宋朝却对吐蕃战争取得辉煌的胜利 三都谷之战前,宋朝一直处于对吐蕃的强势,吐蕃人不敢对宋朝调皮。唯一的一次挑衅是三都谷之战,但是宋朝的军队以武力让吐蕃人胆寒。
多次交战失败:在多次与吐蕃的交战中,唐朝均未能取得胜利。696年,王孝杰再次率7万兵马迎战吐蕃,在甘肃再次被论钦陵击败,唐军阵亡数万。议和与放低姿态:面对多次交战失败,武则天无奈放低姿态,再次与吐蕃议和。699年,吐蕃内部动乱,论钦陵被自己人打死,其儿子率数万人归顺唐朝。
大非川战役因何战败? 陈寅恪曾经说唐代武功为中国历史上之“空前盛业”,而《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则云:“赞曰:唐兴,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蹷其牙,犁其廷而后已。”但就在这个巅峰时期, 唐军却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失败——薛仁贵十余万大军在大非川遭到吐蕃军队毁灭性打击。
吐蕃方面对素罗汗山之战的记载主要见于《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等藏文文献,核心信息如下:战役背景:公元696年,吐蕃权臣论钦陵趁唐军主力被东北契丹叛乱牵制,率十万大军攻河西,意图切断唐朝与西域联系。战役过程:武则天以王孝杰为帅、娄师德为副,率十万唐军迎战,双方在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东)遭遇。
薛仁贵被迫退守大非川。八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40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最终大败,损失惨重,薛仁贵等与钦陵约和而还。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战后,吐蕃军占据了青海西部,唐朝撤销了安西四镇的建制,并将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
|| 开耀元年 | 良非川之战 | 唐 vs 吐蕃 | 唐胜 || 永淳元年 | 白水涧之战 | 唐 vs 吐蕃 | 唐胜 | 总结:唐高宗年间,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频繁且激烈,双方各有胜负,总体呈现势均力敌的态势。这些战役不仅反映了当时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也深刻影响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
吐蕃位于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临下,直入平川;而唐击吐蕃却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军作战十分不便。 大非川之争发生在670年,大非川之战是唐与吐蕃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唐蕃发生松州之战,唐军击退了吐蕃军;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吐蕃互有胜负,安西四镇三失三复;唐玄宗时期,吐蕃处于劣势,其间多次通过会盟划分唐蕃边界。安史之乱期间和之后,吐蕃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
唐与吐蕃青海之战的经过如下:战争背景与兵力部署:678年,唐高宗任命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刘审礼为洮河道行军司马,统率18万大军出征吐蕃。吐蕃方面,派出名将噶尔·钦陵督兵迎战。初次交战与唐军失利:七月,双方在龙支交战,唐军将领张虔勖率精兵连取两阵,但吐蕃军诈败,诱使唐军深入。
年,迎娶金城公主的第36任赞普尺带珠丹被大臣刺死,吐蕃内政不稳,又派使者前来修好。时值安史之乱爆发,吐蕃趁唐朝边军回防京师之际东进,并于763年突入长安,烧杀半月之后扬长而去。此后吐蕃依然袭扰不断,国力刚刚恢复的大唐疲于应对,双方互有胜负。
唐高宗因黑齿常之之功,擢其为河源军副使。资治通鉴记载,永隆元年(公元680年)秋,吐蕃寇河源,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击退之。唐高宗擢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常之认为河源是战略要地,欲加兵戍守,但考虑到转输险远,于是广置烽戍七十余所,开屯田五千余顷,每年收获五百余万石,自此战守有备。
唐朝吐蕃石堡城之战 大唐、吐蕃双方最后一次石堡城大战,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此役虽然唐军取胜,攻克了石堡城,但得不偿失,属于惨胜。其实,唐、蕃对石堡城的争夺一直就没有消停过,前后历时近九十年,几经易手,最后还是落入吐蕃手中。 石堡城,吐蕃称铁仞城,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南哈城东石城山大方台。
唐玄宗开元盛世,名将辈出败吐蕃 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名将辈出,多次击败吐蕃,保卫了边疆的安全。以下是这一时期唐朝与吐蕃战争的主要事迹:金城公主和亲与吐蕃政局: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试图通过和亲维持和平。然而,唐睿宗即位后,吐蕃与唐朝的战事再起。
吐蕃名将悉诺逻恭禄,率领吐蕃铁骑,东出河西、南扫陇右,真正让唐帝国领教了高原铁骑的厉害。但是,自古名将鲜善终。唐河西节度使萧嵩派间谍潜入吐蕃,制造谣言,称悉诺逻恭禄准备叛国降唐。于是,吐蕃赞普自毁长城,诛杀悉诺逻恭禄,导致吐蕃军队在河西陇右地区的战斗力跳水下降。
节度使制度对唐朝对外的战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唐朝皇帝在玄宗一朝,名将辈出,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安禄山征契丹,唐朝都没有动用中央军,只靠节度使的边防军就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
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唐初的“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玄宗采取了一些政治改革。任用贤能、改革吏治、发展经济、提倡节俭等。提倡文教。进行军事改革,使得国家军事力量得到增强,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
开元用了29年,天宝用了15年。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天宝 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唐玄宗改元原因:①唐玄宗认为一生中的大事都已经办完,想要开始享受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之后,出现了“新世纪盛世”。那么是哪位皇帝创造了“新世纪盛世”呢?“开元盛世”指的是从713年到741年的29年间唐朝的盛世,符合这个“开元盛世”的是唐玄宗。唐玄宗出生于685年9月8日。他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唐与吐蕃之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与吐蕃的百年恩怨、唐与吐蕃之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
王羲之(王羲之的儿子)
下一篇
樊虎(樊虎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