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张骞几次出使西域,以及张骞几次出使西域时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第一次出使:汉武帝为联合与匈奴有仇的大月氏共击匈奴,于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张骞率100多人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俘获,拘禁十年。公元前129年逃脱后继续西行,抵达大月氏。
2、张骞总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是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希望与他们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过程:张骞的使团在出发后不久就被匈奴扣留,这一扣留就是十余年。
3、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在汉武帝支持下,张骞率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目的是联合月氏攻打匈奴。刚进入河西走廊就被匈奴扣留,十年后逃脱,辗转抵达月氏王国,但月氏已在中亚定居,不愿攻打匈奴,张骞失望而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三年后逃回汉朝。
1、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出使(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以堂邑氏奴甘父为向导,率100多人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俘获,在匈奴羁留十年后逃脱,抵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无意返回故土复仇,结盟未果。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此次出使虽未达成军事目的,但让西汉朝廷了解了西域情况。
2、张骞总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是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希望与他们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过程:张骞的使团在出发后不久就被匈奴扣留,这一扣留就是十余年。
3、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第一次出使:汉武帝为联合与匈奴有仇的大月氏共击匈奴,于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张骞率100多人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俘获,拘禁十年。公元前129年逃脱后继续西行,抵达大月氏。
1、历史上张骞出使了两次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39年,在汉武帝支持下,张骞率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目的是联合月氏攻打匈奴。但刚进入河西走廊就被匈奴扣留,十年后逃脱,辗转抵达月氏王国。然而此时月氏已在中亚定居,不愿攻打匈奴,张骞失望而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三年后逃回汉朝。
2、张骞总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是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希望与他们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过程:张骞的使团在出发后不久就被匈奴扣留,这一扣留就是十余年。
3、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出使(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以堂邑氏奴甘父为向导,率100多人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俘获,在匈奴羁留十年后逃脱,抵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无意返回故土复仇,结盟未果。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此次出使虽未达成军事目的,但让西汉朝廷了解了西域情况。
4、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个时候的汉朝已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张骞带领着由三百人组成的团队。带着马匹,牛羊和大量的金银珠宝又说乌孙王东返但是没有成功,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乌孙派遣十几个使者和张骞一起回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达过波斯、印度、奄蔡、条支和犁轩。
张骞总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是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希望与他们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过程:张骞的使团在出发后不久就被匈奴扣留,这一扣留就是十余年。期间,张骞虽然失去了与汉朝的联系,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使命的忠诚。
这也就是第2次张骞出使西域,虽然说,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让乌孙国回归故地,他这一次仍然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但是他在这次旅途中访问了很多的国家,也趁此机会宣扬了大汉的国威。在他第3次出使西域的时候,汉武帝选择听从了张骞的建议,选择去开拓西南的诸国。
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西汉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的桥梁,悠久的西汉历史离不开张骞,所以今天对张骞的功绩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
1、汉武帝,两次,分别是建元二年(前139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2、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共进行了两次使命。第一次是在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肩负着开辟通往西域道路的重要任务,此次使命成功后,他被封为博望侯。司马迁将张骞的这一成就誉称为“凿空”,意味着他开通了一条大道。
3、是张骞吧,共两次 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汉中(陕西城固)人张骞自愿应募出使西域。当年,他率领一百多名随行人员出陇西,向西域进发。西行不久,张骞等人便被匈奴俘获,被拘禁了十余年。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了出来。
4、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
5、再次出使西域:在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此时,汉朝已控制了河西走廊。他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大量物资,到达乌孙,试图游说乌孙王东返与汉共同抵抗匈奴。虽然未能成功说服乌孙王,但张骞又派遣副使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继续执行外交使命。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想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对汉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张骞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联合西域各国形成联盟,共同抵御匈奴的侵扰。
汉武帝,两次,分别是建元二年(前139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总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是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希望与他们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过程:张骞的使团在出发后不久就被匈奴扣留,这一扣留就是十余年。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骞大意是在公元前138年出使大宛(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归途中经过罽宾地区,并于公元前127年回成都。具体来说,张骞走到了今天的以下几个国家或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到达大宛国,大宛被认为位于今天的泊集(聚合城),即乌兹别克斯坦的萨马尔罕。
张骞出使西域的出使经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首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队伍规模:带领百人队伍。遭遇:途中被匈奴扣押,历经13年艰辛。成果:虽然未能达成与大月氏结盟的初衷,但抵达了大宛和康居,为后续的西域交流奠定了基础。后续贡献:利用对西域的了解,参与对匈奴的战争,因功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出使西域比王昭君出塞更早。时间对比 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汉武帝是汉朝的第7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56年到公元前87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时间虽然有所争议,但普遍认为是在汉武帝前期,远早于王昭君出塞的时间。
张骞几次出使西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张骞几次出使西域时间、张骞几次出使西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