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姜夔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宋朝姜夔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姜夔在吴兴寄居时间较长,后期还写了《鬲溪梅令》和拟古乐调的《角招》、《徵招》等歌曲。这些拟古乐调对我国古乐歌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白石歌曲的《词引》中,可知姜夔曾对《楚辞》的“九歌”皆注律吕,琴曲亦注指法,这说明他除对古曲音律有研究外,古琴的弹奏也是精通的。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姜夔在饶州鄱阳的一个落魄官宦家庭出生。他的父亲是绍兴十八年的进士,进士及第后先后任新喻县丞,汉阳知县。官位低,俸禄少,也没什么前途,所以姜夔年少之时过的是十分清贫的日子。此前姜夔一直跟在父亲身边,随其前往各地任职。
姜夔以有意的心态从事词的创作,认真探讨词的各种法度。因此,后人把以姜夔为代表的一些南宋词人合称为“骚雅派”。其中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人。这是继辛弃疾之后所形成的又一个词派。他们既不同于香而弱的婉约派,也不同于苏辛以来的豪放派。
姜夔简介: 姜夔,字尧章,约生于1155年,逝于约1221年。 原籍鄱阳,其父曾任职于汉阳县,年幼时随家人在沔、鄂地区生活长达二十年。 南宋淳熙年间,在湖南游历,受到萧德操赏识,寓居于湖州。姜夔词选集评: 张炎在《词源》中赞誉姜夔的词风如野云孤飞,行踪难觅,独具韵味。
姜夔,南宋著名音乐家、文学家,生于1154年,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早年,姜夔随父任职,父亲去世后,他依靠姐姐在汉川县山阳村度过了少年时光。 姜夔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后四处流寓,结识了诗人萧德藻,两人结为忘年之交。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
姜夔生平简介如下:出生背景:姜夔生于公元1154年的南宋绍兴二十四年,江西饶州鄱阳人,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姜噩是绍兴十八年的进士,曾任新喻县丞和汉阳知县,但在姜夔年幼时因病去世。艺术才华:姜夔以其诗词、音乐和书画等多种艺术才华著称,自成一派,被誉为继苏轼之后的全才艺术家。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以下是对姜夔的详细介绍:基本信息 姓名: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民族:汉族出生地: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生卒年份:1154年—1221年生平经历 姜夔少年时期孤贫,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中第,终生未入仕途。
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得其赏识,并娶其侄女为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 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藉此谋取生计。
公元1154年的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出生于江西饶州鄱阳的破落官宦之家,姜夔(kuí)以其才子之名问世。他的父亲姜噩,曾是绍兴十八年的进士,曾任新喻县丞和汉阳知县,但不幸在知县任上因病去世。
姜夔生平简介 姜夔,南宋音乐家、诗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生于南宋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在音乐方面,他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音乐作品;在诗词方面,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富有艺术韵味。白石道人一生未仕,主要游历于江湖之间,以诗、乐交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姜夔以他多方面的才华,不断地交游和研究,卓然成家,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庆元三年(1197),姜夔将多年来对音乐的研究和意见写出了《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各一卷,呈献给朝廷,用以议正乐典。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姜夔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以下是关于姜夔的详细介绍:音乐成就:姜夔在音乐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精通音律,能够演奏多种乐器,并且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姜夔,南宋著名音乐家、文学家,生于1154年,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早年,姜夔随父任职,父亲去世后,他依靠姐姐在汉川县山阳村度过了少年时光。 姜夔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后四处流寓,结识了诗人萧德藻,两人结为忘年之交。
关于姜夔简介和宋朝姜夔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