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高谷(高谷镇党委书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谷,以及高谷镇党委书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官员高谷一生有哪些功绩?

1、景泰二年的时候,高谷被提拔为少保、东阁大学士。景泰七年年时,又进为谨身殿大学土,仍兼东阁。当时内阁大臣中一共有七个人,他们大多数人都言语比较粗鄙,脏话脱口而出,只有高谷依旧保持文雅用语,清正刚直。 内部的另一个大臣王文是在高谷的推荐下,方才得以进入内阁的,可是如今进入内阁后却处处排挤高谷,令其很难做事。

2、高谷重视荐贤任能,主持顺天乡试,选拔人才。他曾上疏主张选贤任能,推荐大理卿陈询、吕原等多名官员入阁参与经筵。他对浮华之风持鄙视态度,曾赤足冒雨抄写佛经,以及在宴会上以布头装饰破锦袍,展示了其俭朴的生活作风。

3、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历官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由中书舍人升至内阁大学士,故被尊为“五朝元老”。《明史》有传。高谷先世居河南怀庆,世业儒。

名高元老是谁的故居

名高元老的故居是明朝五朝元老高谷的故居,位于江苏兴化。高谷(1391 年 - 1460 年),字世用,江苏兴化人。他生于明洪武二十四年,25 岁便登上进士,此后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等重要职务。高谷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历经五朝,被誉为“五朝元老”。

在中国山西省大同县的大王村,隐藏着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这里曾是清代三朝元老李殿林的故居所在地。这个村落,因荒芜和颓废,成为了文人墨客寻求灵感的热门之地,同时也是人们缅怀这位历史人物的场所。村子沉浸在宁静之中,破败的墙壁和残垣断壁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戴笠故居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距离福建省浦城县不远,约几十公里。一入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正厅的建筑,名为“树德堂”,堂名由戴笠亲笔题写,字迹虽称不上华丽,但工整有力。

大同县有一个废弃的村落叫大王村,这个地方因为其荒芜、因为其颓废成了文人墨客经常寻找灵感的地方,当然到这个地方寻幽访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来凭吊一位名人——这里是清代三朝元老、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老师李殿林的故居所在地。

司马光故居图片欣赏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即真宗天禧三年,是陕州夏县人。司马光在幼时便有神童之称,他以七岁之龄,完整的背诵了《左氏春秋》一书,而且还能够理解书中的深刻含义。司马光于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司马光一共辅佐过四任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

居中的圆桌上,置一盆韩国钧当年珍玩的黄杨,其干回蟠折屈,一寸三弯,为典型的扬派盆景,曾参加南通国际盆景比赛获银牌奖,这是如皋绿园原总经理花汉民收藏后捐赠故居的。

高谷如何在复杂政局中保持公正并提掖后进?

高谷在复杂政局中保持公正并提掖后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坚持公正持议,不避权贵:高谷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在官场中始终坚持公正的原则,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曾力救给谏林聪,使其免于重罪,这体现了他在复杂政局中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品质。重视荐贤任能:高谷非常重视选拔和推荐人才,他主持顺天乡试,积极选拔有才能的人。

在历史动荡的正统、景泰时期,高谷在土木之变中支持于谦,主张迎驾,并在“夺门之变”后,面对英宗的清算,他明智地选择退休,以保全自身名誉。英宗复位后,虽未深咎他,但也通过奖谕表达了对他的评价和期待,暗示他归乡后应谨慎言行,以免有失“永有终誉”。

高谷入阁,清廉正直,持议公正,且不避权要,遇事无偏私。景泰五年(1454年)给谏林聪因忤重臣,被构罪廷讯,欲论重辟。高谷从南直隶视察灾情回都,闻讯竭力营救,独陈其冤,使林聪获赦并官复原任。七年顺天乡试,大学士陈循因自己的儿子未能中试,遂攻讦考官刘俨、黄谏等人阅卷不公。

高谷的人物生平

高谷入阁,清廉正直,持议公正,且不避权要,遇事无偏私。景泰五年(1454年)给谏林聪因忤重臣,被构罪廷讯,欲论重辟。高谷从南直隶视察灾情回都,闻讯竭力营救,独陈其冤,使林聪获赦并官复原任。七年顺天乡试,大学士陈循因自己的儿子未能中试,遂攻讦考官刘俨、黄谏等人阅卷不公。

高谷(1391 年 - 1460 年),字世用,江苏兴化人。他生于明洪武二十四年,25 岁便登上进士,此后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等重要职务。高谷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历经五朝,被誉为“五朝元老”。高谷归里后居住在县桥南相府,这座相府建于县桥以南,坐东朝西,俗称元老府。

陈直(宋朝) 医学家,著《养老奉亲书》曾任兴化县令。生平无考。范仲淹(宋朝) 北宋名相曾任兴化县令。兴化有生祠。

正统中,朝廷选翰林讲读以下官员中仪表俊伟者十人,入东阁专习制诰,以备内阁之选,杜宁是“十俊”之一。正统十三年(1448),杜宁以翰林侍讲的身份与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高谷出任会试考试官。正统十四年(1449)秋,代宗即位,杜宁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翌年,因父亲去世,返家守孝。

宣德十年,商辂在浙江乡试中脱颖而出,夺得解元。然而,次年会试落第,他并未气馁,而是进入太学潜心苦读,长达十年。正统十年,他以双科第一的成绩,成为明代“三元及第”第二人,年仅32岁。随后,商辂在陈循、高谷的推荐下,与刘俨等人进入内阁,参与国家重要事务。

关于高谷和高谷镇党委书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