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两都之战(两都之战双方实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两都之战,以及两都之战双方实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伯牙吾台·燕铁木儿的两都之战

1、二十八日,上都的也先帖木儿、秃满迭儿军攻占通州,逼近大都,燕铁木儿再次率领军队迅速救援,十月一日黄昏赶至,立即乘敌休息之机直捣敌营,敌军不及应战,退到潞河东,两日后逃遁,燕铁木儿渡河追击,并进驻枣林(通州东南)。五日,上都军再次集结来攻,燕铁木儿激战破之,斩阳翟王太平,敌军死伤惨重,北逃。

2、十一日,上都秃满迭儿军复入古北口,燕铁木儿率军御之,大战檀州(密云)南,敌败,其万户以所部军降,秃满迭儿遁走辽东。十三日,齐王月鲁帖木儿与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燕铁木儿叔)率军包围兵力空虚的上都,倒剌沙等出降,两都之战至此以上都的失败告一段落。

3、伯牙吾台与诸王满秃等密谋,在泰定帝病死后发动政变,拥立武宗子。泰定帝北上后,燕铁木儿掌握大都兵权,与阿剌忒纳失里等策划举事。八月四日,率族党及心腹持兵刃入兴圣宫,召百官至,宣布祖宗正统属武皇帝之子,缚平章政事等有异议者下狱,封府库,收百司印,召百官听命。

4、燕铁木儿,玉里伯牙吾氏,是钦察王族后裔,祖父是昭勇大将军土土哈,父亲是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句容郡王床兀儿。虎父无犬子,燕铁木儿小时候就完美继承了家族的血脉,天生神力,力大无穷,在十几岁的时候,经由父亲的举荐,当上了怀宁王孛儿只斤·海山的宿卫。1307年,海山成功继承皇位,是为元武宗

5、在中国古代,皇权属于绝对权威,但事实上,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君臣地位相悖的现象,对于这种专横跋扈、威胁皇权的臣子,后世称之为“权臣”,古往今来仅有一人能视天子于无物,甚至公然迎娶皇后为妻,将40位公主纳妾,他就是元代权臣伯牙吾台·燕铁木儿。

元朝两都之战时间介绍

两都之战发生于1328年,是元朝武宗和泰定两系为争夺皇位而展开的一场决战。 元泰定帝为防止身后权力争夺,立五岁儿子阿速吉八为继承人。泰定帝于1328年去世,倒剌沙掌握实权,拖延立新君。 留守大都的武宗旧臣燕铁木儿立武宗之子怀王图帖睦尔为帝。倒剌沙以正统自居,发兵进攻大都。

两都之战是1328年(元致和元年、天历元年),大都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的泰定两系势力,为争夺统治之位而进行的决战。背景 元朝泰定(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统治之争,继位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继承人。

两都之战是元朝统治集团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发生在元大都和元上都两大政治集团之间,其影响深远。战争背景: 皇位之争:1323年元英宗被杀后,泰定帝即位,但其得位不正,一直备受争议。随着泰定帝去世,皇位争夺战再次爆发,武宗一系试图拥立武宗之后为帝,最终引发了两都之战。

战争主要在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之间进行,全国的大部分省份,都不同程度地卷入进了战争。 “两都之战”,最终以大都方面胜利而告结束,皇位重新转移回了元武宗海山一系。 与此同时,元朝后期政治、经济、 社会 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都之战:1328年,元泰定帝在上都病逝后,丞相倒剌沙拥立9岁的阿速吉八为皇帝,改元天顺。同年,大都的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发动政变,迎立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于是,上都与大都之间爆发了两都之战。

八月,明宗驻于上都附近的旺忽察都(王忽察都、晃忽察)。丙戌(初二)文宗以皇太子身份入见。明宗大宴诸王、大臣。庚寅(初六),明宗暴崩。燕帖木儿取皇帝宝归文宗。当月,图帖睦尔以太子身份再次即位。

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的经历是怎样的?阿速吉八最后的结局如何?

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的经历较为短暂且充满动荡,他最后的结局是被杀。以下是具体内容:经历: 出生与册封: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于1320年出生。1324年,他被册封为皇太子。 两都之战:1328年,元泰定帝在上都病逝后,丞相倒剌沙拥立9岁的阿速吉八为皇帝,改元天顺。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于1328年11月14日逝世。以下是关于孛儿只斤阿速吉八的详细信息:身份背景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朝的第七位皇帝,生于1328年10月17日。他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的儿子。在1324年,阿速吉八被册封为皇太子,这一身份使他成为了元朝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于1328年11月14日逝世。他是元朝的第七位皇帝,生于1328年10月17日,谥号德孝皇帝,史称天顺帝。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1324年获册封为皇太子。1328年九月,在上都被权臣倒剌沙拥立为帝,与大都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对抗,展开两都之战。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朝第七位皇帝。他出生于1328年10月17日,但命运多舛,仅仅在一个月后,于1328年11月14日便匆匆离世。他被谥为德孝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天顺帝。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的儿子。他在1324年被册封为皇太子,命运似乎已为他铺就了帝王之路。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于1328年11月14日逝世。他是元朝的第七位皇帝,生于1328年10月17日。以下是关于他逝世的相关信息:逝世日期:1328年11月14日。在位时间:1328年九月,被权臣倒剌沙拥立为帝,但在位仅一个月,便因两都之战战败而被杀。谥号与庙号:谥号德孝皇帝,史称天顺帝。

两都之战是什么典故?

两都之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前景下发生的。泰定末年,为武宗二子谋夺帝位的活动就已经开始。南坡之变后弃官闲居的右卫千户、渤海人任速哥与平章政事速速密谋,称“先帝之仇,孤臣朝夕痛心而不能报者,以未有善策也。今吾思之,武宗有子二人,长子周王,正统所属,然远居朔方,难以达意。次子怀王,人望所归,而近在金陵,易于传命。若能恳心推戴,以图计大。

其中,“两都之战”就是“窝里斗”的“代表作”之一。 战争主要在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之间进行,全国的大部分省份,都不同程度地卷入进了战争。 “两都之战”,最终以大都方面胜利而告结束,皇位重新转移回了元武宗海山一系。 与此同时,元朝后期政治、经济、 社会 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都之战:1328年,元泰定帝在上都病逝后,丞相倒剌沙拥立9岁的阿速吉八为皇帝,改元天顺。同年,大都的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发动政变,迎立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于是,上都与大都之间爆发了两都之战。结局: 被杀:在两都之战中,上都的天顺帝朝廷派兵进攻大都的文宗朝廷。

元朝两都之战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

元朝统治基础进一步削弱:两都之战使元朝统治支柱之一的回回人被逐出统治集团核心,元朝财力消耗殆尽,统治基础进一步被削弱。 推动元朝覆亡:两都之战后,元朝社会动荡持续不断,各地小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终酿成全国性的元末农民战争,直接把元朝的统治推向了覆亡的深渊。

两都之战使社会矛盾激化,元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小结 两都之战虽然只是蒙古、色目上层贵族集团之间的一场内争,但各行省因为拥立对象不同而加入战团,以致大半个中国被拖进内讧的旋涡。战争导致元朝帝位的转移,也直接影响到元朝后期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然而,战争的胜利并未带来和平,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削弱了蒙古贵族和回回人的势力,北方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元朝的衰落与覆灭:两都之战的余波,成为了元朝走向衰落的深刻烙印。战后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最终导致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关于两都之战和两都之战双方实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