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肇权力有多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高肇(?—515年),字首文,渤海脩县(今河北景县)人,文昭皇后高照容的哥哥,宣武帝元恪的舅舅,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外戚,官至司徒、大将军等。高肇在世时,显贵直至,娶宣武帝姑姑高平公主为妻。后来逐渐掌权,权倾朝野,残害诸王。孝明帝继位后,遭到诛杀,死后追赠侍中、太师、大丞相等。
2、高肇在杀拓跋勰之前已经是丑态毕露,他排挤汉臣王肃和任城王拓跋澄,杀拓跋勰的兄弟咸阳王和北海王,他们可都是孝文帝遗诏上钦赐的辅政大臣。虽然两个亲王本身也有过错,但是高肇妄想一手遮天,控制少年皇帝以满足自己暴涨的权力欲望的行径,已经暴露无遗,今后肯定会有害于国家。
3、大将军高肇伐蜀,以琛为使持节、假抚军将军,领步骑四万为前驱都督。琛次梁州獠亭,会世宗崩,班师。高肇既死,以琛肇之党也,不宜复参朝政,出为营州刺史,加安北将军。岁余,以光禄大夫李思穆代之,时年六十五矣。遂停中山,久之乃赴洛。除镇西将军、凉州刺史,犹以琛高氏之昵也,不欲处之于内。
高肇的五世祖高顾在西晋永嘉年间(307年313年)时,因躲避战乱而迁居到高丽。到高肇的父亲高扬(《北史》作高)时,于北魏孝文帝在位初年,和其弟高乘信以及同乡韩内、冀富等人进入并归顺北魏,官拜厉威将军,封爵河间县子,高乘信官拜明威将军,朝廷都以客礼相待,赐给奴婢、牛马、彩帛。
高肇(?—515年),字首文,渤海脩县(今河北景县)人,文昭皇后高照容的哥哥,宣武帝元恪的舅舅,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外戚,官至司徒、大将军等。高肇在世时,显贵直至,娶宣武帝姑姑高平公主为妻。后来逐渐掌权,权倾朝野,残害诸王。孝明帝继位后,遭到诛杀,死后追赠侍中、太师、大丞相等。
高肇是孝文帝元宏文昭皇后高照容之兄,宣武帝元恪的舅父。高肇先娶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早薨,高肇迎娶宣武帝姑姑高平公主为妻。逐渐掌权,权倾朝野,残害诸王。直到孝明帝元诩继位后,遭到诛杀。那是后话。元愉起兵不久,兵败被擒,自缢而死,一说被人杀死。
高家是北朝最显赫的家族,高氏的伯母即高肇的妻子是宣武帝元恪的姑姑高平公主,表兄高猛娶了元恪的妹妹长乐公主。显赫的家世加上高氏美艳的姿色,这样的妃子元恪不能不看重。自从高氏入宫以后,元恪对待于皇后虽然还是十分宠幸,但不像以前那样专一了。
尔朱荣死后,高欢以除暴为名,先后拥立元朗和元修为帝,控制了东魏。高欢之女拒绝尔朱荣的婚事,而孝庄帝在内外压力下,最终杀了尔朱荣。高欢趁机扩大势力,与宇文泰的矛盾渐起。
高肇是宣武帝的舅舅,时任尚书左仆射,正是炙手可热的权臣。但是高肇虽然自称出自名门勃海高氏,但实际上来自辽东,很可能是高丽人。高肇本人粗劣无文,凭着与皇帝的亲戚关系成了暴发户,当时舆论,恐怕没有什么好说法。
北海王元详,北魏太傅,奢华过度,贪财好色,朝政大事尽揽,使朝廷内外怨声载道。宣武帝对元详宠信有加,朝政大事皆由他参与,对他的奏请皆无不应。元详与几位叔父同车入宫时,高太妃惊恐痛哭,请求免于富贵,只求母子平安。但元详再次执政后,忘记了之前的恳求,纵容茹皓、刘胄、常季贤、陈扫静等贪权之人。
第二章 宣武帝元恪(二十四)在北魏与南梁的紧张对峙中,宣武帝元恪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一时期,北魏宰相高肇、中山王元英以及南齐皇嗣萧宝寅等人力主伐梁,南梁与北魏之间更大规模的战争已势不可免。北魏的轻敌与南梁的备战 元英率领北魏大军先在洛口与南梁梁帝萧衍的弟弟萧宏对决。
公元507年春季,正月,北魏公孙崇请求任命不学的高肇为卫军将军、尚书右仆射监督乐律事宜,宣武帝命太常卿刘芳协助他。中山王元英与杨大眼等数十万人马攻打钟离,双方激战,钟离城坚守,城壕被填,城墙受损,但守军用泥巴修复,城池坚固。
公元504年,魏朝政局动荡,权力更迭频繁。元详因宣武帝的信任掌握一定权力,但其贪婪与元详家族的私通事件引发高太妃的不满。茹皓与元详等人勾结,但随后被高肇陷害,茹皓被赐死。同时,魏国面临着崔光关于政治改革的警告,以及黄巾起义后的社会动荡。
公元508年,梁朝春季正月,魏王神念投奔梁,被任命为吴平侯兼领军将军。同年,朝廷诏令徐勉重新调整官职等级,将百官分为十八班,其中包括镇卫将军等十品,总共二十四班,并增设外国将军二十四班。此外,还设立州望、郡宗、乡豪专司人才搜荐。三月戊子,魏皇子元昌不幸去世,王显的医疗处理被指失当。
公元515年发生的大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政治变动与皇室活动:梁武帝为太子举行冠礼:春季正月,梁武帝为其太子举行了成人礼,并随后实行大赦。魏主去世与新太子即位:魏主去世,崔光等人拥护新太子即位,并举行了一系列仪式。高后试图杀害胡贵嫔:高后图谋不轨,欲杀害胡贵嫔,但被崔光等人阻止,胡贵嫔最终得以大赦。
公元515年春季正月,梁武帝为太子举行冠礼,随后实行大赦。魏主去世后,崔光等人拥护新太子即位,一系列仪式随之展开。高后试图杀害胡贵嫔,但遭崔光等人阻止,最终贵嫔得以大赦。元怀在崔光的建议下服从。高肇曾试图独揽大权,但被于忠等人削弱,王显因受宠而被废黜。
但元诩的生母在元诩即位后,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魏土崩瓦解。公元528年,已经19岁的元诩对胡太后的专权非常不满,于是法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了密诏被查出,胡太后看后大怒,于是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元诩。大事年表 515年,杀大臣裴植等。免高阳王雍太傅官,解除事权。
北魏太武帝灭佛,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
公元 515 年爆发过冀州沙门法庆聚众造反之事,其众多达 5 万以上,法庆自称“大乘”,鼓吹“新佛出世”,所至即毁寺、杀僧、焚经、烧像,故此对当时的僧俗地主统治阶级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北魏镇压了“大乘起义”后不久,在公元523年,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六镇起义”,接着各处纷纷出现反魏起事,群雄并出。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殁,年仅4岁的元诩加冕为皇帝,是为孝明帝。孝明帝年幼,胡太后垂帘听政。13年后,长大的孝明帝逐步对胡太后恣意擅权感到不满,帝后之争愈演愈烈,胡太后规划毒死孝明帝,并将刚出世的皇女“元姑娘”假冒作皇子拥立登基。
高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肇权力有多大、高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
珍妃墓(珍妃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