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史嵩之(史嵩之是忠臣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史嵩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史嵩之是忠臣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史嵩之因何在淳祐四年被夺情起复并引发公论不满?

1、史嵩之在淳祐四年被夺情起复并引发公论不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不顾丧制急于复职,二是他坚持和议立场。不顾丧制急于复职 史嵩之在淳祐四年时,因其父亲去世,本应按照丧制守孝。然而,他却急于复职,没有遵守当时的礼制规定,这一行为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2、嘉熙四年(1240年),他登上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高位,然而在淳祐四年(1244年)因父亲去世,他不顾丧制,急于复职,但因坚持和议立场,遭致舆论的反对,沉寂了十三载。宝祐五年(1257年),史嵩之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享年六十九岁。

3、嘉熙四年(1240年),入朝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两淮、四川京湖军马。淳祐四年(1244年),遭父丧,夺情起复,因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宝祐五年(1257年)卒,赠少师、安德军节度使,追封鲁国公,谥号“庄肃”。德祐初年夺谥。著有《野乐编》,已佚。《全宋诗》录其诗。

史上最值钱的棺材,价值2亿,葬的不是君王,而是哪一个人?

1、这个人就是南宋宰相史嵩之,拥有着史上最值钱的棺材。棺木使用的材料是最珍贵的金丝楠木,金丝楠木是很贵重的,而史嵩之的棺材重一千五百斤左右,如果卖的话大概值2个亿。史嵩之的祖父是宰相,后来他自己也当上了宰相,家族挺厉害的。但是他们家族的名声却不是很好,被很多人说是奸臣。史嵩之所以能坐上宰相这个位置并不是他自己的功劳。

2、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时,人们会提前为家中老人准备棺木,并力求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这体现了中国人对死亡的敬畏。王侯将相通常会选择昂贵的金丝楠木棺木,因其防蛀防腐性能优异。相对而言,普通人家可能只能承担普通木材制成的棺木。尽管如此,黄栌木制成的棺木却是无人问津的。

3、乾隆皇帝这个人在位时间特别的长,长达63年。一个皇帝本就拥有着天下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何况是一个在位这么长时间的皇帝呢。生前地位越高的人死后的陪葬品越丰厚,所以像乾隆皇帝这样的君王死后的陪葬品就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了了。乾隆这个君王非常喜爱收藏古董,所以他的陪葬品十分的丰厚。

4、但唯有这种叫做黄栌木的材料做成的棺材,无论是谁都不敢买,这是因为,这种棺材只有命格极硬的人才能够睡。

古代温州被赏赐黄金头颅的官员有哪些

1、目前仅明确记载南宋权臣史嵩之存在“黄金头颅”的传说,未发现其他古代温州官员被赏赐黄金头颅的记载。史嵩之“黄金头颅”传说史嵩之是南宋时期的权臣,关于他“黄金头颅”的传说流传较广。据记载,史嵩之去世后,其头颅被割,家人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用黄金铸造了一个头颅用于陪葬。这一传说在民间广泛传播,使得史嵩之与“黄金头颅”紧密联系在一起。

2、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3、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太子左赞善大夫,他有开明的政治态度,在他的诗文中尖锐地揭露和抨击官僚的荒淫、腐败,因而遭到打击和排斥,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被贬任忠州刺史。 在忠州任职两年期间,白居易简政安民,植树修路。

南宋史嵩之家世之谜:后世是怎样纪念史嵩之的

1、这次史嵩之墓出土的圹志纠正了这一误区。”过去误认为史嵩之是史浩之孙,圹志显示,史嵩之为史诏四世孙;史嵩之的祖父为史渐,是史浩的堂表兄弟;史嵩之的父亲为资政殿大学士史弥忠,史弥忠与史弥远是堂表亲的关系。

2、史嵩之在襄阳作出了不少具有战略意义的成绩,应当说是史嵩之自己努力的结果。 史嵩之努力经营襄阳显然有他自己的抱负,史嵩之成功经营襄阳也的确显示了他有非凡的才能,他花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屯田,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为坚固襄阳的防守备足了粮草和兵马。然后,他耐心地在等待著机会。

3、史嵩之,这位生于1189年,逝于1257年10月6日的杰出南宋政治家,字子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尚书右仆射史浩的孙子,右丞相史弥远的侄子。自嘉定十三年(1220年)以进士身份崭露头角,史嵩之逐步晋升,历任光化军司户参军,直至成为襄阳户曹,期间他展现了卓越的行政才能。

史嵩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史嵩之是忠臣吗、史嵩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