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克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克恭绘画作品欣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元代画家高克恭的简介如下:基本信息:高克恭,原名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出生于元大都,家族源自西域。官职经历:在官场曾担任过刑部主事和大名路总管、大中大夫等要职。绘画技艺与风格:早期深受米氏父子山水画影响。后来研究董源、巨然、李成等大师的作品,逐渐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高克恭(元代官员、画家)。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色畏吾儿(今维吾尔族),高克恭的先人来自西域,先定居于大同,后移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历河南道按察司判官,大中时,官至刑部尚书。
高克恭是中国元代的一位著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官员。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身份背景:民族:回族。字与号:字彦敬,号房山。籍贯:大都房山人。官职经历:曾任刑部主事、大名路总管、太中大夫等职务。艺术成就:擅长领域:擅山水、墨竹,尤精云山。
姓名: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先祖籍贯:西城,后迁入山西大同官职:刑部尚书绘画技艺与风格:最初学习自米芾、米友仁父子,擅长描绘林峦烟雨的景象。晚年绘画风格类似董源,作品神气淋漓。不仅擅长山水画,还擅长墨竹。开创了一套独特的绘画风格,被评价为“元气淋漓”。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高克恭传世的画竹作品只有一件,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高克恭对此也颇为自得,他曾自比:“子昂画竹,神韵超凡却非形似;仲宾李衎虽形似,却缺乏神韵。能兼得神韵与形似,我视之为我的两位竹画大师。”此画轴的珍贵信息可见于诸多文献,如《大观录》、《江村销夏录》以及《式古堂书画汇考》等典籍中。

1、以下是高克恭的十首经典古诗:《怡然观海》内容摘要: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题道院二首》内容摘要:草色琅玕逼两楹,早阴才过午阴清。斜阳又送西轩影,一就移床待月生。《过信州》内容摘要: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傍。风送落红搀马过,春光更比路人忙。
2、出自元代高克恭的《怡然观海》。【作品原文】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作品译文】每天都依山看着荃湾,帽山上青青草木并没有什么变化。我问大海什么时候会老去,清风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得悠闲。
3、“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出自元代诗人高房山的《怡然观沧海》。整首诗的意境旨在强调,只有思想超凡脱俗、拥有悠然自得能力的人,方能享受闲暇。诗人以每日依山观海、清风自问的场景,描绘出超脱世事、享受闲适之美的形象。
4、”出自高克恭的《怡然观海》: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诗人面对大海有了万千的感概,在问大海实际上是在问自己,何时身心均见老的时侯。但是大海无言,只有浪花拍岸,山上青草也无语在阳光雨露中成长。
5、出自高克恭的《怡然观海》: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译文:诗人每天依山看着荃湾,帽山一直郁郁葱葱的,颜色从不改变。诗人问大海什么时候会老去,清风问诗人什么时候可以得悠闲。
6、“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元代.高克恭《怡然观海》高克恭是元代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他入仕为官但依然喜欢山水见画。他常常闲来尽兴在山林水之中乐此不疲,画出许多优秀的山水作品。
1、夏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是明代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迄今,夏昶被认为是画竹最好的画家。淇澳位于河南省,因盛产竹子而闻名。此图是一幅表现河水坡石滩渚间竹林的传世名作,笔法劲健,构图疏密有致,画面清雅高洁。
2、郑板桥的画作,尤其是竹子,是他最为擅长的题材。他不仅善于画竹,还擅长据竹写诗,将画作与诗句巧妙结合,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他的代表作之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是他在潍县任县令时,为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注而创作的。
3、画竹子最出名的画家是郑板桥。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个人背景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在康熙年间考中秀才,雍正十年成为举人,乾隆元年又考中进士。郑板桥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县令,政绩显著。
4、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
5、艺术成就 郑板桥的画竹艺术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画作和艺术理念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承,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综上所述,郑板桥以其精湛的画竹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我国著名画家中最善于画竹子的一位。
6、夏昶(1388——1470),迄今为止,中国画历史上画竹最好的画家,明代人,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
(选自《新元史·高克恭列传》,有删改)译文:高克恭,字彦敬。父亲高亨,字嘉甫,当时很有名气。世祖时,御史台、中书省交互向皇帝上书推荐他。世祖在便殿召见,高亨的回答很合世祖心意,世祖准备让他做官。高亨坚决推辞,到房山养老,死在那里。高克恭继承家学,对于各种经典没有不做深入研究的。
西域人,居燕之房山,因自号房山老人。元代官员、画家、诗人。高克恭早年受父亲影响,于经学奥义,口诵心研,“识悟弘深”。至元十二年起,他先补各处掾吏,后任户部主事,以文雅置身于公卿大夫与魁儒硕彦之间,渐以名闻。
1、“积雨暗林屋”出自元代高克恭的《种笔亭题画》。“积雨暗林屋”全诗 《种笔亭题画》元代 高克恭 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扁舟入苹渚,浮动一溪烟。《种笔亭题画》高克恭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种笔亭题画》是元代高克恭创作的一首诗词。
2、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扁舟入苹渚,浮动一溪烟。[作者简介]高克恭(1248 — 1310 ),元代著名画家。字彦敬,号房山。祖籍西域(今新疆),占籍大同(今属山西),后居燕京(今北京)。元大中时,为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 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
3、——出自唐·贾岛《僻居无可上人相访》2积雨不肯霁,行陆如涉川。——出自南宋·文天祥《汶阳道中》2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出自文同《雨喜客过》2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出自唐·韦应物《园亭览物》2积雨远市声,幽居近芳物。
4、——出自唐·吕岩《直指大丹歌》4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出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出自唐·徐浩《宝林寺作》4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关于高克恭和高克恭绘画作品欣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