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进攻列宁格勒,以及进攻列宁格勒苏联电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围困背景 在二战期间,德国为了夺取苏联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资源,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列宁格勒,作为苏联的重要工业和文化中心,自然成为了德军的重要目标。然而,苏联军队和民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围困过程 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是二战中最为残酷的战役之一。
由于列宁格勒的特殊位置,苏德双方都把这里当作兵家必争之地 从苏联一方来说,列宁格勒不仅是苏联人民的圣地,还是苏联抵御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重要屏障,一旦德军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的北方就成了无险可守,让苏军引以为豪的波罗的海舰队也会因此暴露在德军强大炮火的打击之下。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德军可能突击列宁格勒,遂将芬兰湾至伊尔门湖之间的防御地带移交北方面军,调其一部兵力从南面参加防守该市。
由于列宁格勒的特殊位置,苏德双方都把这里当作兵家必争之地 从苏联一方来说,列宁格勒不仅是苏联人民的圣地,还是苏联抵御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重要屏障,一旦德军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的北方就成了无险可守,让苏军引以为豪的波罗的海舰队也会因此暴露在德军强大炮火的打击之下。
希特勒的错误决策很奇怪,希特勒居然命令德军坦克部队停止前进。他担心过于突进的德军坦克集群容易被苏军合围全歼。希特勒希望德军坦克集群等待后面的步兵赶上来,然后在德军坦克集群和步兵的协同作战下夺取列宁格勒。希特勒的命令止住了德北方集团军群前进的脚步,这给了苏联人喘息和加强防线的时间。
首先,在德国看来,苏联是最不能让人放心的“盟友”德国要攻打全球,离不开苏联的战略资源。二战打得就是现代化武器的战争,诸如飞机、坦克、自行火炮、潜艇、卡车等都离不开石油,而德国自己缺乏石油资源。希特勒当初之所以攻占罗马尼亚,是因为罗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德国的战略供需都来自罗马尼亚油田。
就我本人而言,对于希特勒先攻打基辅的战略计划来说是有必要的,因为德军的装甲部队一旦缺失了石油之外,无疑就是一堆废铁。况且,在巴巴罗萨计划制定后,对于德军来说就是要以闪击战迅速击垮苏联,倘若不在苏联的冬天来临之前结束苏德战争的话,那么德国士兵就将受冻挨饿,希特勒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1、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开始日期存在两种主要说法,一是1941年7月10日,另一说法则是1941年9月8日德军发动对列宁格勒的进攻为开始日期。第一种说法:1941年7月10日,随着纳粹德国“巴巴罗萨”行动的全面展开,苏联的多个城市和工业中心都遭受了德军的猛烈攻击。列宁格勒,这座苏联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也未能幸免。
2、列宁格勒保卫战自1941年7月10日开始,德芬联军在优势空军支援下南北对进,苏军则依托列宁格勒及其周围防御体系进行抵抗。此役历时3年1个月,德芬两国投入兵力共约55个师。列宁格勒保卫战不仅消耗了大量德芬军队,还使德军北部战线面临崩溃,极大地削弱了德军实力。
3、二战最绝望的三大战役分别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和淞沪会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苏德双方在此进行了199天的血腥拉锯战。德军投入27万兵力及大量装备,苏军组建方面军死守。城内巷战惨烈,双方“争夺每寸废墟”。
4、列宁格勒战役,又称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Ленинград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而实施的战役,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结束,纳粹德国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苏联3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另有100万多万列宁格勒市民死亡。
进攻列宁格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进攻列宁格勒苏联电影、进攻列宁格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