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是干什么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河东节度使,以及河东节度使是干什么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历任河东节度使

1、历任河东节度使共计24人,其中包括薛讷、王晙、张嘉贞李光弼李存勖安禄山王承业、高秀岩等人。以下是部分节度使的简要介绍:薛讷:他是河东节度使的早期任职者之一,虽然任期较短,但在任期间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2、自薛讷开始至李德珫,历任河东节度使共计24人。其中,薛讷、王晙、张嘉贞等任期较短,李光弼、李存勖等任期较长。安禄山、王承业、李光弼、高秀岩等也有任职记录。河东节度使的职责包括军事、财政和行政管理,对边疆地区进行管辖。

3、河东镇共有四任节度使,分别是田仁琬、王忠嗣、韩休琳、安禄山。河东镇原本跟安禄山没什么关系,但由于王忠嗣被免职,韩休琳因为跟王忠嗣的关系也被免职,安禄山就又捡了个便宜。安西共有四任节度使,分别是夫蒙灵曜、高仙芝、王正见、封常清

4、从历任节度使的情况来看,当过节度使最多的人是王忠嗣,曾经担任过河西、陇右、朔方以及河西四个地方的节度使,统辖兵力高达267700人,达到了唐朝当时节度使中总兵力的一半以上,其次就是安禄山,担任范阳、平卢、河东三个节度使,总共有183900人,达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也相当不得了。

河东节度使地盘有多大

1、河东节度使的地盘主要包括太原府及其统辖的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云中守捉及忻州、代州等地。河东节度使的地盘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防区,其范围涵盖了现今山西省的多个地区。具体来说:太原府:位于现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镇,是河东节度使的治所所在地,也是整个防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2、河西节度使军团:负责守护河西走廊,兵力3万,地位重要。朔方节度使军团:主要作战对象为突厥,还管辖内地一些州府,权势重,是安史之乱中朝廷平叛的基本武力支撑。河东节度使军团:主要作战对象为突厥,下辖重要军队和城市,防御突厥作用大。

3、石敬塘,原为后唐明宗的女婿,时任河东节度使。为夺后唐皇帝宝座,他便屈身于契丹,认小他十一岁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父。石敬塘虽为沙陀族,非汉人,但作为中原王朝的一代天子,去认一个比他小十一岁的外族的皇帝为父,终究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儿皇帝之羞,让后人几乎窒息,成为了中原儿女的千年恨事。

4、河东镇:又称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辖汾、沁、仪、太原、岚、忻、代、朔、云、蔚十州,人口为140.87万人。河中镇:又称河中节度使或护国军节度使,治所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辖慈、晋、绛、隰、蒲五州,人口为1627万人。

为何五代的河东地区盛产开国帝王,河东节度使有何特殊优势

综上所述,五代时期河东盛产开国帝王的原因及河东节度使的特殊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优势、军事优势、人才储备优势以及五代乱世的特殊背景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河东地区在五代时期成为了多个开国帝王的诞生地。

政治上:这些节度使能够通过反叛走上权力巅峰,成为开国的帝王,自己家族能够成为皇族。虽然很可能被别人反叛导致灭国毁家,但是对于过惯了刀头舔血日子的武将们来说,这些风险他们可顾不了那么多。经济上:这些反叛的节度使就可以从掌握一州一郡,扩大到成为掌控一国经济利益。

但要知道五代十国是一个纷扰割裂的时期,是唐朝后期方镇割据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人民不但备受封建军阀残暴统治的痛苦,而且还受到契丹进扰的祸害。

五代的河东节度使

五代时期,河东地区盛产开国帝王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该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军事力量以及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河东节度使作为这一地区的重要军事政治力量,更是凭借其特殊的“职位优势”,在五代乱世中屡次“上位”成功,取代前朝。

李克用担任过唐朝的河东节度使。他的儿子李存勖在后唐称帝,建立了后唐。接着,后晋高祖石敬瑭也是河东节度使出身。而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样担任过这一职务。并非河东节度使的地位轻易能够导致政权更迭,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各有不同。李存勖能够继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父亲留下的强大实力。

唐末五代,河东地区成为战乱频繁之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区域独特的军事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集团。从军事地理上看,河东地区位于中原王朝北部边陲,拥有太原府及雁门关、石岭关等重要关隘,占据战略要地,易守难攻。

在五代十国那个纷乱的年代,国家更迭十分频繁。特殊的是,大多新帝之前都镇守于河东,即河东节度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河东地理位置特殊,能够勾连各个重镇,是著名的龙兴之地;二是在大多数藩镇被削弱的情况下,河东仍然维持着相当的实力。

李光弼:任期较长,是河东节度使中的重要人物。他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对抵御外敌入侵、维护边疆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存勖:五代十国时期河东节度使的任职者,他对于统一中原地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十大节度使

唐朝十大节度使是开元天宝年间在边陲设立的军区长官,集军政、财政、民政于一身,手握重兵、权力极大。具体如下:范阳节度使:驻节幽州(今北京),统辖近十万兵马,用于压制契丹。安禄山曾任此职,后发动安史之乱。河东节度使:驻节太原府(今山西太原),统辖五万五千兵马,防御突厥。

唐朝天宝年间设置的十大节度使分别为:范阳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附近),主要负责防御奚、契丹。平卢节度使:治营州(今辽宁朝阳),主要负责镇抚室韦、靺鞨。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主要负责防御突厥。朔方节度使: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主要负责捍御突厥。

唐朝天宝年间设置的十大节度使分别为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以及岭南五府经略使。

唐朝十大节度使都有谁,他们有什么样的权利

他们的权利: 军政大权:节度使拥有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调度军队、任免官员、征收赋税等。 便宜行事:节度使在皇帝授予的旌节下,可以自行调度,便宜行事,无需事事请示中央。 镇守边疆:作为边疆地区的军区长官,节度使负责镇守边疆,防御外敌入侵,确保边疆安全。

范阳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临制奚、契丹,治幽州,管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天宝时节度使为裴宽、安禄山。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治营州(柳城郡,今辽宁朝阳),统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管兵三万七千五百人。天宝时节度使为安禄山。

朔方节度使:驻节灵州(今宁夏灵武),统辖六万五千兵马,防御突厥。剑南节度使:驻节益州(今四川成都),统辖三万余兵马,防御吐蕃并镇抚境内少数民族。平卢节度使:驻节营州(今辽宁锦州),统辖三万八千兵马,镇抚靺鞨。安禄山曾身兼此职与范阳、河东节度使。

关于河东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是干什么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