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元稹简介(元稹简介50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元稹简介,以及元稹简介50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元稹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品

1、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四月,元稹、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稹、白居易同及第,元稹授左拾遗,因锋芒毕露,上书直言,九月贬为河南县尉。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十一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第二年春,奉命出使剑南东川。

2、元稹:生活在唐代(779年-831年),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元好问:生活在金朝末年及元朝初年(1190年-1257年),是金元时期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文学地位与贡献不同 元稹: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代表作品:元稹的代表作品包括《鸳鸯传》和《元氏长庆集》,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是中唐文学的重要遗产。

历史上的元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元稹因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流放荆蛮近十年。元稹奉命出使剑南东川。他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在任浙东观察使的六年中,元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绩,深得百姓拥戴。

元稹迎娶的妻子也是个不错的人,不仅贤惠端庄,出身富贵,并且通晓诗文,不慕虚荣,将元稹照顾得十分之好。但是,元稹却并不关心她,甚至在妻子病重之时依旧毫不在意,反而和朋友出去喝酒鬼混,最终使得妻子未来得及治愈而去世。元稹和白居易是很好的朋友,而他们能够走到一起,大概是因为臭味相投的。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我认为他是一位痴情郎,一些做法只是人内心中最真实最美的渴求,而他抛弃初恋的行为,则是为了他的理想,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人要有选择,有取舍了,也应该满足自己的内心,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除右拾遗。 元稹侧身像[2] 稹性锋锐,见事风生。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又以前时王叔文、王伾以猥亵待诏,蒙幸太子,永贞之际,大挠朝政。是以训导太子宫官,宜选正人。

元稹是一个多情的人,因为多情,他的名声因为不是很好,因为他的一生都是见一个爱一个的,而且还辜负了大才女薛涛,辜负了薛涛的一生。所以即使他的诗句传唱千古,但是他的名声却不是很好,就连和他一起科举考试的白居易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元稹的诗句总是很深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多情也无情。

元稹集校注元稹简介

元稹简介如下:基本信息:元稹,出生于早年丧父的家庭,8岁时父亲离世。他的母亲郑氏聪明且富有文采,亲自教授他读书和写作。仕途经历:早年仕途:15岁时以明两经科的成绩考中;21岁首次在河中府任职;25岁凭借出众的书判才能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28岁时以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第一名成绩晋升为左拾遗。

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周相录校有《元稹集校注》,冀勤有《元稹集》。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元稹出身中小地主,门第不高,只有入仕以后,才有结婚高门的资本,如今作了校书郎,这时,元稹正值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自然就把终身大事提上了日程。

元稹读zhěn。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关于元稹简介和元稹简介5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