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明二十二帝一览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其一,南明存在时间太短,我们参考西晋、东晋,还有北宋、南宋来看。从延续的角度来看,东晋是103年,南宋是152年,相比起来,南明的39年根本不值一提。不仅如此,从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往缅甸起,南明势力就等于退出了中国大陆,实际上已经算是名存实亡。
南明为何只能延续17年 当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在稍显混乱后,开始重新组建另一个中枢,快速运转起来。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后,仍在南京留下一套完整的中枢班子,用来帮助帝国维持运转此时的南明,仍保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多数人把1644年〔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自缢作为明亡年代;也有不少学者把1662年〔永历十六年〕永历被害作为明亡截止年。我倾向于前者,即崇祯皇帝自缢标志着明朝的灭亡。
很显然,这是一个偏安政权。虽然如此,但南宋从公元1127年建国开始,一直到公元1279年灭亡,共维持了152年,可以说还是比较长的,毕竟历史上的一些朝代都没能维持这麼长的时间。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崇祯帝不愿被俘,最后在煤山自缢。明朝宗室逃到南方,福王朱由崧于留都南京称帝,国号续之曰“大明”,史称“南明”。但是令人唏嘘的是,南明在成立不到40年,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南明的帝位之争不断,始终没有建立较为有效的中央政权。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尽,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残余势力南迁在南京重建明朝,史称南明。
综上所述,正史不承认南明主要是由于清朝官方的编纂立场、南明政权的短暂与不稳定特性以及修史的严谨性与客观性挑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史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修史,不承认南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南明在朝政上几乎没有正式的、稳定的行政体系,在地盘上没有稳住半壁江山,在文化上也没有建树,南明虽然传了四帝,但最长也只有十九年。
因为南明存在的时间很短,政权不稳定,没有稳定的疆域,所以南明不被正史承认。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后,南明便在南方悄然而生。当时明朝宗室和一大部分文武大臣逃往南方,他们在南方拥立明朝皇室宗族成立了南明小朝廷,而第一任南明皇帝叫做朱由崧,史称弘光皇帝。
1、南明维持时间太短,也没有建立起稳定长久的统治,疆域也没有稳定,并没有实现南北分而治之的局面。而且南明立国后就开始内斗,不思进取,敌兵压境时南明内部还在互相讨打。而且南明在政治,军事,文化上也没有建树。
2、其实细数过去,有很多这种不被正史承认的王朝。比如南明政权。在课本上,似乎1644年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明朝一下子就消失了,但是实际上明朝宗室在南方还建立有一系列的政权,主要有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
3、还有就是朝代与国的区别,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武周朝在历史中是被承认的,但是安绿山的大燕国,张邦昌的伪楚国,张献忠的大西国这些也就只是个割据势力而已,称个国当个皇帝也就是自己过过瘾,不算数的。
关于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和南明二十二帝一览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