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李攀龙(李攀龙是济南人)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攀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攀龙是济南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明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原文及赏析

1、“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颈联将视线从华山转到关中平原,纵目远眺那万里清秋之景。试看,暮秋季节的关中平原,天高地迥,广袤无边,是那样坦荡,廓廓乎可以涵容一切; 而夕阳的余晖将它镀上了一层金色以后,它又变得那样庄严,那样雄丽,矜矜乎不可犯辱。

2、地敞中原秋色尽, 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 容尔深知造化功。【题解】作者同题诗四首,此为第二首,描写华山形胜,赞扬天地自然造化之伟。“苍龙半挂秦川雨”句颇为杰特。杪秋,秋末。【作者】李攀龙,明代文学家,生平见前河北《登真定天宁阁》诗。【注释】①缥缈:隐约可见,若有若无。

3、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 缥缈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赏析: 该诗意境开阔,写景抒情,豪放而含蓄,颇能表现新颖的面目。

4、这首诗以其开阔的意境和独特的写景抒情方式,展现了一幅新颖而深沉的画卷。它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手法,通过烘托而非直接描绘,勾勒出太华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太华山,即西岳华山,高耸于渭河平原之南,几乎直插云霄,其峭壁千仞,令人惊叹。

5、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原文: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李攀龙原文_翻译及赏析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秋天 , 离别孤独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明代·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塞上曲送元美原文: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塞上曲送元美翻译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白云相送大江西。——明代·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送明卿之江西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秋天 , 离别孤独 赏析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阵阵寒风,绵绵细雨,将江边青枫吹打得飒飒作响。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原文: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原文:《平凉》明代: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唯馀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明代·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古诗三百首送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

沧溟先生明代李攀龙尊称

1、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一。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著有《沧溟先生文集》,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攀龙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白雪楼”,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再建“白雪楼”,后在趵突泉畔因叶梦熊敬仰而建第三座“白雪楼”。济南市“沧园”为纪念李攀龙而建,园内景色清静幽雅。

2、沧溟先生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尊称。以下是关于沧溟先生李攀龙的几个关键点:文学地位:李攀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一,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著作:他著有《沧溟先生文集》,此外还编撰了《古今诗删》和《唐诗选》,这些作品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

3、在明代,有两位被人们尊称为“沧溟先生”的人物,分别是梁海和李攀龙。沧溟之名,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大海,二是指苍天,象征着高远幽深的天空。梁海,字德源,号沧溟先生,是明代初期河南新乡县城嘉平乡人。

4、李攀龙是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5、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宗师。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文集》。

6、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 文学成就 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

明后七子七子之首李攀龙简介

李攀龙简介如下:基本信息: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生于1514年,卒于1570年,是明朝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他的祖籍在济南长清县,后迁居至历城县王舍人庄。生平经历:李攀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纺织维持生计。他自小勤奋好学,18岁成为县学学生,与许邦才、殷士儋等人在山林间吟诗作赋,有“狂生”之称。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是明朝后七子的领袖人物,生于1514年,卒于1570年。他的祖籍在济南长清县,后随家族迁至历城县王舍人庄。幼年丧父,生活困苦,依靠母亲张氏纺织维持生计,他自小勤奋好学,18岁便成为县学学生,与好友许邦才、殷士儋等人在山林间吟诗作赋,被人称为“狂生”。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是明后七子的首位,1514年出生于济南长清县,1570年逝世。他年少时便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张氏辛勤织布维持生计。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攀龙勤奋学习,18岁成为县学生,与许邦才、殷士儋等好友一同在山间吟诗作赋,被称作“狂生”。

明代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李攀龙,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攀龙生平简介如下:基本信息: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早年经历:李攀龙自幼性情疏放,不耐当时书塾中讲授的经训内容和八股文。9岁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纺织度日。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文学地位:继“前七子”之后,李攀龙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成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他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文学特点:李攀龙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李攀龙简介如下:基本信息: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生于1514年,卒于1570年,是明朝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他的祖籍在济南长清县,后迁居至历城县王舍人庄。生平经历:李攀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纺织维持生计。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是明朝后七子的领袖人物,生于1514年,卒于1570年。他的祖籍在济南长清县,后随家族迁至历城县王舍人庄。幼年丧父,生活困苦,依靠母亲张氏纺织维持生计,他自小勤奋好学,18岁便成为县学学生,与好友许邦才、殷士儋等人在山林间吟诗作赋,被人称为“狂生”。

李攀龙是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人物生平

李攀龙的生平如下:早年经历:李攀龙出生于一个并不显赫的家庭,早年丧父,9岁时成为孤儿,依靠母亲纺织维持生活。他18岁进入县学成为秀才,并得到郡学的资助。他个性豪放不羁,与殷士儋、许邦才结为好友,并因此被人视为狂生。科举与仕途:1540年,李攀龙在乡试中取得第二名,3年后获得同进士出身。

嘉靖三十五年(1556)夏,李攀龙被提升为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到任不久,不能忍受陕西巡抚殷学挟势倨傲的作风,以母老归养为由,上疏乞归,旨未下即拂衣辞官。在职虽不满一年,李攀龙足迹却遍及区内,在视察府州县学的同时,也游览了各地的名山胜迹。

李攀龙的家族背景并不显赫,父亲李宝去世后,他因赠官中宪大夫和顺德知府而知名。他早年丧父,家庭贫困,依靠母亲张氏纺织维持生活。9岁时成为孤儿,18岁进入县学成为秀才,得到郡学的资助。

李攀龙生平简介如下:基本信息: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早年经历:李攀龙自幼性情疏放,不耐当时书塾中讲授的经训内容和八股文。

李攀龙简介如下:基本信息: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生于1514年,卒于1570年,是明朝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他的祖籍在济南长清县,后迁居至历城县王舍人庄。生平经历:李攀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纺织维持生计。

生平经历:李攀龙自幼性情疏放,不耐当时书塾中的讲授内容,曾与王世贞等人结为诗社。他历任多个官职,包括顺德知府、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等,政绩卓著。后来,他筑白雪楼隐居,杜门谢客,不与权贵往来,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

李攀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攀龙是济南人、李攀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