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吕颐浩(吕颐浩简介)

今天给各位分享吕颐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吕颐浩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1、吕颐浩是南宋初期的名相,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重大历史事件。老谋深算,躲过“靖康之耻”吕颐浩在宋哲宗时期进士出身,到宋高宗时期已成为四朝元老。他因精明老练,成功躲过了“靖康之耻”。在担任燕山府路转运使期间,遇到金人入侵,被叛将郭药师裹挟降金,金人退走后才得以回归宋朝。

2、吕颐浩此前被罢相过一次,原因是当韩世忠在黄天荡把金兵围住时,他劝说宋高宗亲征,然后被弹劾了。以前他总是劝宋高宗逃跑,然后一步步高升,唯一的一次劝说宋高宗勇敢一点,就被罢免了。但吕颐浩帮过宋高宗多次,需要用人时,宋高宗还是会想起他。

3、三月甲午,吕颐浩在江宁起兵勤王,次日进至丹阳(今江苏),刘光世引兵来会。戊戌,韩世忠部也从平江出发进驻秀州(今浙江嘉兴)。同日,吕颐浩、张浚、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联名传檄中外、声讨苗刘。接着,以韩世忠为前锋、张俊翼之,刘光世为游击,吕颐浩、张浚总中军,从平江大举出兵讨伐。

4、我认为赵普的历史地位和功绩相当程度上和赵匡胤是等同的,并不是说他俩之间没有主次和分工,而是说作为皇帝的赵匡胤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作为宰相的赵普也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因为有宋开国最主要的几项制度建设,都出自他们俩的共同决策。

南宋宰相吕颐浩简介: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却存《忠穆集》

1、文学成就:吕颐浩著有文集十五卷,但已佚失。现今存世的著作有《忠穆集》等。政治功绩:吕颐浩在相位时,曾平定苗傅、刘正彦的兵变,迎高宗复位,立下大功。同时,他也曾建议高宗亲征,并在镇江开设都督府,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然而,他在相位时也表现出颛恣自用的特点,排挤李纲、李光等人。

2、吕颐浩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仕。绍兴九年(1139年),吕颐浩去世,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忠穆。

3、吕颐浩著有文集十五卷,但已佚失。今存《忠穆集》等作品,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后世评价 吕颐浩在相位时,虽颛肆自用,排挤异己,但在平定内乱、应对外敌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去世后,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忠穆。淳熙十五年(1188年),吕颐浩得以配享高宗庙庭。

4、宋朝立国重文轻武,故相权与军权乃分。南宋初期,兵马倥偬,因此有宰相兼领军权者,吕颐浩即为其一。此时吕颐浩位高权重,“枢府几无所预,颐浩在位尤颛恣”,因此为人所惮。

吕颐浩年谱内容简介

吕颐浩年谱内容简介:基本信息:吕颐浩,字元直,生于北宋齐州,于1094年绍圣元年登进士第。北宋时期:职务经历:担任过密州司户参军、大名府国子监教授以及河北路转运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等职务,展现了其行政才能。南宋时期:初期任职:南宋建立后,吕颐浩被任命为扬州知府,随后升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等要职。

吕颐浩年谱的作者刘云军简介如下:基本信息:刘云军,1978年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是一位资深的历史学者。教育背景:他持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显示出他在历史学领域的深厚学术功底。工作职务:目前在河北大学担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人员,并在该校的宋史研究中心担任讲师。

享庙之争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孝宗采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相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因此惹恼孝宗。孝宗说:“万里以朕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今江西高安)。

十四年十月,任秘书少监。十五年三月,孝宗昕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将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惹恼孝宗:“万里以联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今江西高安)。 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光宗受禅。

吕颐浩,字元直,生于北宋齐州(今山东济南),于1094年绍圣元年登进士第。在北宋时期,他担任过密州司户参军、大名府国子监教授以及河北路转运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等职务,展现了他的行政才能。南宋建立后,吕颐浩被任命为扬州知府,随后升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等要职。

刘云军,1978年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是一位拥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历史学者。他持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河北大学担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人员,同时在该校的宋史研究中心担任讲师。在学术职务上,他还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副秘书长,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活动。

宋代元直是谁?

宋代元直是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祖籍沧州乐陵(今山东德州),后迁齐州(今山东济南)。南宋初年名相。吕颐浩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

渊博周密,是形容一个人学问丰富,思维严谨,能够全面地考虑问题。宋代沈正,字元直,以其渊博周密的气质和风度,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不仅擅长老庄哲学,还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言语中充满了智慧与深刻。

“元直终随老母行”出自宋代李觏的《关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诚的士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具体信息如下:作者:李觏,宋代诗人。诗句含义:“元直终随老母行”表达了元直对母亲的孝顺之心,他选择随母亲行动,展现了家庭伦理中的孝道。

吕颐浩德州历代名人

1、吕颐浩,字元直,是南宋初年的著名大臣,出生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的河北东路沧州乐陵县(今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县郑店乡旧乐陵村的“翠贤亭”附近)。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到师长的赞誉。吕颐浩的家庭后来迁至齐州(今济南市),父亲去世后,他为了养家糊口,亲自耕作,被称为“躬耕以瞻老幼”。

2、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生年不祥,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九年。第进士,为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董养性,字迈公,号毓初,德州乐陵市董家人。少时家贫,无钱买书,尝自村中长者家借得书籍,沉湎不觉日夜,终成一代大儒。

3、宋代元直是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祖籍沧州乐陵(今山东德州),后迁齐州(今山东济南)。南宋初年名相。吕颐浩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

4、基本信息: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祖籍沧州乐陵县(今山东德州)。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宰相。仕途经历:吕颐浩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登进士第,初任密州司户参军,后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

5、南宋宰相吕颐浩简介如下:基本信息 姓名:吕颐浩生卒年份: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籍贯:原居沧州乐陵(今山东德州),后迁齐州(今山东济南)生平经历 早年仕途: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后累迁官职,曾任玢州教授、河北都转运使等。

关于吕颐浩和吕颐浩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