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孙云球(孙云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孙云球,以及孙云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孙云球成就及荣誉

孙云球是一位杰出的光学仪器制造者,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超过七十种各类光学仪器,尽管大部分已无迹可寻,但《吴县志》中的记载让我们能了解到他的部分成就。其中,他研制的望远镜备受瞩目,曾帮助一位严重近视的文康裔在虎丘山清晰地看到远处的苏州城景,这被视为一项神奇的技术。孙云球对苏州眼镜业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另外,孙云球还为苏州眼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以矫正视力的眼镜并非孙云球所发明,孙云球的贡献在于他创造性地采用水晶为原料,磨制成各种凹凸镜片,并根据近视、远视不同情况,“随目对镜”,使人们配到适合自己眼睛的镜片,“以年别者老少花,以地分者远近光”,从而使视力得到矫正。

明代末期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最早研制成功望远镜。他曾经和一位近视朋友文康裔同登苏州郊外的虎丘山,使用自制的“存目镜”清楚地看到城内的楼台塔院,就连较远的天平、灵岩、穹窿等山也历历如在目前。孙云球的“存目镜”据说能“百倍光明,无微不瞩”,大概就是放大镜。他还发明了一种“察微镜”。

孙云球,字文玉,号泗滨。原籍吴江,迁居长洲。明末清初光学家。他除了研制出近视镜、老花镜外,还制成了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留给后人《镜史》1卷,对后世光学仪器和眼镜的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 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著名医学家,中国温病学说主要创始人、奠基者。

有着“明朝科学巨人”的孙云球,他究竟发明了什么神器?

1、甚至传说当中孙云球曾经创造出一台名叫存目镜的光学仪器,据说这一种仪器可以把物品放大百倍左右,可以看到非常细小的东西。同时孙云球也写了一部他自己的巨作,那就是《镜史》,在《镜史》当中详细的介绍了收阴球他自己所发明的光学仪器。但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很不幸的一件事情就是这部剧作后来失传了。

2、古代读书人的心愿。在文章《孙云球传》当中吴县志孙云球初心的意思指的是当时古代人读书的心愿。孙云球,字文玉,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明崇祯初(1628年),卒于清康熙初(1662年),享年仅34岁。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发明家。他著有专著《镜史》,制造的各类光学仪器达七十余种。

孙云球求学历程

1、孙云球的求学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求学于光学大家陈天衢:孙云球为了深入学习和掌握光学知识,专程前往杭州,向被誉为光学大家的陈天衢求学。陈天衢的光学技艺源自于与西方学者如利玛窦汤若望的交流与学习,这为孙云球提供了宝贵的光学基础。与苏州学者的研讨:在苏州,孙云球积极邀请当地学者共同研讨光学和相关技术。

2、孙云球的人生历程中,光学制作是他最显著的贡献。他曾专程前往杭州,向被誉为光学大家的陈天衢求学,陈氏的技艺源自于利玛窦和汤若望等西方学者。在苏州,孙云球积极邀请当地学者共同研讨,其中包括薄珏,这位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物,虽年长于孙,但他的望远镜和浑天仪制作技术无疑对孙产生了影响。

刘凡清教授

1、刘凡清是一位在水处理领域有杰出贡献的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教育与工作背景:刘凡清于1978年至1982年在东北电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至2001年。期间,他完成了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研究生同等学历,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晋升为教授。

2、今年22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

3、刘凡清的学术与职业经历刘凡清,男,出生于1961年3月,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教授头衔,同时也是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盟员。他的职业生涯和学术贡献丰富多样。教育与工作经历 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东北电力学院(现东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习。

翻译如下:孙云球,字文玉,居住在虎丘。

翻译如下:孙云球,字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他曾经通过自己的想法造出了自然晷,定出昼夜,晷上的时刻不差分秒。

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译文:孙云球,字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译文:孙云球,字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

吴门孙先生,字文玉,号泗滨,学识广博,曾在学府声名远扬。他淡泊名利,隐居虎阜,以简朴生活孝顺亲族,尽管生活清贫,却自得其乐。在他的闲暇时光里,他不断探索未知,穷究事物的奥秘,如他曾制出的自鸣钟与自然晷,精准报时,风雨无阻,令人惊叹不已。

孙云球是什么

1、孙云球是中国明末清初的光学仪器制造家。以下是关于孙云球的详细介绍:身份背景:他字文玉,又字泗滨,生于明崇祯初年,卒于清康熙初年,终年33岁。他是吴江人,后寓居苏州虎丘。主要成就:设计创制“自然晷”:用于测定时刻的仪器。手工磨制眼镜:包括水晶远视眼镜和近视眼镜,是苏州自制眼镜的开端。

2、孙云球作为明朝时期的科学巨匠,在他一生中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光学仪器的制造上。在孙云球的一生当中,他所制造出来的光纤与仪器其种类达到了70余种。虽然说这些仪器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已经消失不见了,但是关于他们的记载确实有所流传。

3、孙云球,字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4、明中后期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传进中国的,当时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享用。中国人自己制造眼镜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孙云球是明朝末年的吴江县人,出生在崇祯三年(1630年),年轻的时候就不喜欢科举考试,而热衷于科学研究,他尤其喜欢在机械制造和测量数学方面下功夫,后来,孙云球又专门从事光学仪器的研制。

5、明代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原籍吴江。他从小勤奋好学,当时他看到视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单照”镜之类又使用不方便。于是他就精心研制一种可常架在眼镜上的镜片。

6、孙云球:明清之际光学仪器制造家,曾创制察微镜、夜明镜等70种光学仪器,是我国民间最早独立制造望远镜的人。孙奇逢(1584--1675) 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一字钟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万历举人。明亡隐居不仕。与黄宗羲、李顒并称三大儒。

孙云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孙云球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孙云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