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郑和下西洋地图,以及郑和七次航行路线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占城:位于今日越南南部。 真腊:对应今天的柬埔寨。 暹罗:指现今的泰国。 苏门答喇与旧港:分别指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和旧港(今苏门答腊岛西南部)。 浡泥:位于今日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 爪哇:指的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满喇加:即今天的马来西亚马六甲。
2、郑和下西洋分别到达了东南亚地区、印度次大陆、锡兰(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沿岸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地区 郑和的船队首先到达了东南亚地区,包括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等地。
3、占城:位于现今越南南部,是郑和下西洋时到访的重要国家之一,这反映了明朝与东南亚地区的早期交往。真腊:现今的柬埔寨,郑和的船队曾在此停留,促进了中柬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暹罗:即今天的泰国,郑和多次到访,加深了中泰两国之间的历史联系。
4、郑和七次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间,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西亚、阿拉伯地区和东非。以下为各次航行主要到达地:第一次(1405年-1407年):从南京出发,经刘家港、五虎门,途经麻喏八歇国、三佛齐旧港、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最终抵达古里。
5、今印度科钦)等。南亚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区域,这里的商品和文化对中国也有一定吸引力。西亚与东非地区,包括忽鲁谟斯(今伊朗米纳卜)、阿丹(今也门亚丁)、木骨都束、麻林等。郑和船队到达这些地方,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6、东南亚地区: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等国家,这些地区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到访地之一。南亚及西亚地区:如暹罗、榜葛剌以及更远的阿丹、天方等地,郑和的船队也到达了这些区域。
到达地点: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后续下西洋(第二次至第七次):航线扩展:在后续的航行中,郑和的船队进一步扩展了航线,不仅巩固了对第一次下西洋到达地区的联系,还探索了新的海域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主要到访过以下地区:东南亚:郑和的船队首先到访了东南亚地区,包括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些地区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起点和中转站。南亚:随后,郑和的船队继续向西航行,到访了南亚地区,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地。
绘制的《郑和下西洋地图》是由我与团队志愿者酸芥末、布哈林老师共同完成。酸芥末参考了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绘制了郑和下西洋的全部路线,我则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了明朝的疆域。最后,布哈林老师专门绘制了一个简单沿岸国家的地图。最终,我将这些分图整合,形成了这张《郑和下西洋地图》。
郑和主要去了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但是也曾远至中东和非洲。郑和在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间的28里七下西洋,历经明成祖、仁宗、宣宗三朝,极大地宣扬了明朝的国威。
第七次, 郑和船队从竹步(东北非索马里南部)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因为诸多因素制约,下西洋终止,下西洋期间的珍贵的档案,在明宪宗成化年间被兵部郎中刘大夏以下西洋劳民伤财,空耗国力为由全部烧毁,导致这一珍贵史料失传。
郑和共7下西洋,每次走的路、经过的地方不尽相同的。共到了30多个国家,但有很多只是猜测,尚是个迷。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郑和下西洋最远走到了非洲东海岸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引地图学家弗拉·毛罗所言,1420年郑和舰队已越过好望角。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中世纪的欧洲,西班牙,英国,都积极发展海军,而我国,却因为自大,自守,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不够重视。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却仅仅停留在礼仪邦交的形式上,没有为真正的文化、积极交流作出太大的贡献。
永乐三年(1405),郑和首次奉成祖之命下西洋,随行副官侯显也是一位能干的内监。随行人员中有阿拉伯语翻译数位,因为苏门答腊以西都是回救国家,随从中有人对阿拉伯文化较为熟悉,或本人就是回教徒,如马欢、郑崇礼等人。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1、郑和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到达地方: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佛齐旧港,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
2、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具体的: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郑和下西洋与他国交往靠的主要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
4、郑和下西洋到达过的地方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东南亚地区 爪哇:位于印度尼西亚,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停泊地之一。苏门答腊:同样位于印度尼西亚,郑和的船队曾在此地进行交流和贸易。
5、据记载,郑和下西洋主要去的地方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途中经过了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苏门答刺国、满刺加、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卜刺哇国等等等等。郑和下西洋所到达最远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
开始了七次西洋之旅,加强与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的友好关系。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直至1433年,郑和共远航了八次。在宣德八年,他因病在印度古里去世。民间传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航海称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巩珍是南京人,士兵出身。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随郑和第7次下西洋,经历20余国,回国后写了该书。书中所述内容,基本与《流涯胜览》相同。(三)《星搓胜览》,费信著 费信是江苏昆山人,14岁从军,随郑和第2,4,5次出使西洋。
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航海技术和装备-宝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8米,宽66米。
第一次下西洋爪哇事件 郑和第一次出使,首达占城。自占城顺风南下,二十天即到达爪哇。此地古名阇婆,即今之印度尼西亚之爪哇岛,为南洋要冲,商业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郑和等于永乐四年(1406年)六月至其地。据《明史》记载,时该国“西王与东王构兵,东王战败,国被灭。
郑和7次下西洋的具体时间。和重要情节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具体时间和重要情节如下:第一次下西洋:时间:1405年7月11日至1407年10月2日。重要情节: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抵达东南亚各国后返航。
关于郑和下西洋地图和郑和七次航行路线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